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申请书 | 党团范文 | 讲话发言 | 作文大全 | 报告叙述 | 合同范文 | 党建教育 | 入党材料 | 心得体会 |
三晋范文网
  • 辞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调查报告
  • 调研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工作报告
  • 自查报告
  • 您的位置:三晋范文网 > 报告叙述 > 工作报告 > 正文 2019-10-31 07:41:51

    六年级的诗句_小学六年级下学期10课的古诗名句

    长歌行

    【年代】:汉

    【作者】:无名氏(汉乐府)

    【选自】:宋郭茂倩收编的《乐府歌词》汉代民间诗歌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题】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

    ”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

    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

    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

    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

    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

    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

    【译文】

    1)园中有碧绿的葵菜,

    露水将要被早晨的阳光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

    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

    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

    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

    人也一样少年时不努力,

    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2)院子里长着青翠碧绿的蔬菜。

    等到太阳一出来,菜叶上的露水就被晒干了。

    温暖的春天在散布她的恩惠。

    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壁壁生晖。

    时常担忧秋天的到来。

    花啊,叶啊全都枯萎了。

    千百条江河都滚滚流向东海。

    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返回?

    年富力强时不努力发奋作为。

    等到年老体衰时就只能空自悲伤。

    中心思想:这首诗是触景生情之作,表达了诗人劝导世人要珍惜人生,不要虚度光阴之情。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

    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

    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

    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

    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

    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

    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

    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

    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

    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

    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

    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

    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

    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

    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但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这首《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

    (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有《李太白集》。

    七步诗

    典故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

    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

    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附注:

    个别字,“萁向釜下然”的“然”,又做“燃”,个人认为古字就应该是“然”。

    “向”有人做“在”,疑为今人修改,不如“向”字好!

    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

    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

    因此,我们还是把它作为曹植的作品来介绍给读者诸君。

    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诗意: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

    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

    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作者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男。

    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字子建。

    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

    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

    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

    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

    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

    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

    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

    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

    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

    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

    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

    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

    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

    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

    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

    死后,明帝曹□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

    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

    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206篇。

    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

    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

    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是呀,曹植确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特别喜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太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

    在曹植十几岁的时期,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点儿怀疑,认为是曹植请人代写的,而曹植请父亲当面测试,经过几翻面试,曹植的确“出口成文,下笔成章。

    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太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

    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来送行,临别,曹植高声朗读了为曹操歌功颂德的拍马文章,大家十分赞赏,而曹丕泪流满面的向父亲送别,很让曹操感动,也掉下泪来,这一小小的举动拉近了曹丕与父亲的距离,加深了父子感情,看来父子亲情之间需要的是感情,而非马屁的。

    还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带兵出征。

    带兵出征是掌握军权的象征,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征兆,曹丕得到消息,当然很为恼火,怎么办呢?曹丕想得一个毒计,事先带着好酒好菜,跟曹植一起喝酒,灌得曹植酩酊大醉,曹操派人来传曹植,连催几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一气之下取消了曹植带兵的决定。

    看来,曹植只配当个不拘小节的文学家,难以担当足智多谋的政治家。

    曹植与曹丕的斗争,曹丕是胜利者,最终继承了魏王位。

    按理说曹丕的地位和权力已基本巩固,可忌恨曹植的念头没有改变,这是何等的残忍无道啊。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

    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

    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这首诗虽然救了曹植一命,但是,曹丕却把他终生软禁在牢中,最终,曹植郁郁寡寡,一生忧郁死去。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

    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

    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少了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

    出塞

    《出塞》1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诗译文:

    1)

    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

    秦汉以来,明月还是那样照着关塞,

    离家万里远征,将士至今没有回还。

    只要让龙城飞将军(李广)还在,

    就不会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3)明月还是自古以来的明月,边关还是自古以来的边关。

    只是那些远离家乡,长期驻守在边关的战士还没有回来。

    假使像李广这样的将军还在的话。

    敌人就不敢再来侵犯我们了。

    中心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题解: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英勇善战。

    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境内,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简析]

    出塞1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

    “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跨过阴山。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

    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

    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

    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

    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出塞》应当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故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同时期杜甫的《兵车行》可以作为参考。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

    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

    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

    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

    有对建工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

    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

    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事情虽小,情意深厚。

    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

    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

    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泗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

    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

    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

    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

    世称王江宁。

    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

    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的籍贯,有多种说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宁、京兆两说。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

    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

    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

    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

    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

    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六年级的诗句_小学六年级下学期10课的古诗名句》由(三晋范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3 三晋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400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