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申请书 | 党团范文 | 讲话发言 | 作文大全 | 报告叙述 | 合同范文 | 党建教育 | 入党材料 | 心得体会 |
三晋范文网
  • 祝福语
  • 演讲稿
  • 自我介绍
  • 主持词
  • 欢迎词
  • 导游词
  • 贺词
  • 发言稿
  • 口号
  • 您的位置:三晋范文网 > 讲话发言 > 发言稿 > 正文 2019-11-17 07:40:19

    【孟子孔子与论语里的名言】论语里的名言

    【原文】

    子曰(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有朋自远方来(4),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5),不亦君子乎?”

    【注释】

    (1)子:古人对男子的尊称。

    《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对孔子的称呼,义同“先生”。

    (2)时习:按时温习。

    (3)说(yue):同“悦”。

    (4)朋:古时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同门就是同一师门,也就是同学的意思。

    (5)愠(yun):怒。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读解】

    求知自得其乐,交友衷心喜悦,怀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

    好一个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

    现代人行色匆匆,疲于奔命。

    知识爆炸,读书囫囵吞枣犹恐不及;人情淡薄,交朋结友工于算计;追名逐利,怀才不遇怨天尤人。

    古典风范荡然无存,现代焦虑油然而生。

    你我扪心自问:还有儒雅的君子风度吗?还有几多衷心的喜悦几多无猜的欢乐呢?

    --------------------------------------------------------------------------------

    孝弟是实行仁道的根本

    【原文】

    有子曰(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2)鲜(xian):少。

    (3)与:同“钦”,语气词。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过。

    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则就会形成。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吧!”

    【读解】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实行仁道的根本。

    这实际上就是《大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也就是孟子去见梁惠王时所说的:“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中运转一样了。

    ”(《孟子·梁惠王上》)。

    简言之,只有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才能爱别人。

    相反,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能敬爱的人,是不能敬爱别人的。

    所以,在儒家学说中,一个人对父母是否孝顺,对兄长是否尊敬这绝不是一个个人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天下是否太平的大问题。

    当然,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血缘关系作为社会纽带的作用日益减弱,孝弟与否的问题似乎也逐渐从社会退入家庭,从“法”的领域退入“道德”的领域。

    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制度的实行,很多家庭已无所谓兄弟姊妹,也就无所谓“弟”(尊敬兄长)的问题和观念了。

    这又是不是一个新的问题呢?下一篇(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德)

    --------------------------------------------------------------------------------

    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德

    【原文】

    子日:“巧言令色(1),鲜矣仁。”

    【注释】

    (1)令色:令,好、善;色,脸色。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读解】

    巧言令色。

    这是一幅伪君子的画像。

    如果再加上孟子借用曾子的两笔,那可真称得上是绝妙了。

    曾子说:“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孟子·腾文公下》)

    儒者对伪君子的鄙弃之情溢于言表。

    仅孔子对“巧言令色”的斥责,在《论语》中就记有三次(其它两次见于《阳货》、《公冶长》)。

    然而,在历史上,在现实中,这种巧言令色,胁肩谄笑的人却并不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

    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但却有的是用武之地,能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危天下乱。

    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要牢记圣人提醒我们的话,时时警惕那些花言巧语,一脸笑得稀烂的伪君子。

    --------------------------------------------------------------------------------

    一日数次的反省功夫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曾子:孔子的学生,名参,字子舆。

    三省:多次自我反省。

    “三”表示多次,不是实指三次。

    传:指老师传授的学业。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谋划是否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学业是否时常温习?”

    【读解】

    《法句经》说:“人若知爱,则应慎护自己。

    有心者应于三时之一,严以自我反省。”

    儒者的自我反省当然到不了佛教忏悔或基督教日课的程度,也没有佛或主的神秘色彩。

    它既不是为死后进天堂,也不是为赎人类与生俱来的原罪而反省,而是为现世的自我完善而进行人格解剖,因此,是一种现实的自我认识,具有鲜明的理性批判精神。

    --------------------------------------------------------------------------------

    做人第一,学问第二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弟子:指学生或年纪幼小的人。

    入则孝,出则弟:"入"指"入父宫",即到父母的房间里去;"出"指"出己宫",即走出自己的房间与兄弟相处。

    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

    【译文】

    孔子说:"同学们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与兄弟相处要尊敬兄长;说话要谨慎而讲信用;博爱大众而特别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做到了这些之后,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

    【读解】

    首先是做人的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

    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

    换句话说,如果你要学习文化知识,精通学问之道,也只有从做人的体会、人生的经验入手,才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而不会成为读死书的书呆子。

    这也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四回)的道理所在。

    可见,不论是德育第一,智育第二的教育方针,还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德育"公共课,设专职"德育教授",都是持之有故,继承着儒教传统的。

    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

    贤贤易色:第一个"贤"字作动词。

    用尊重贤人来代替(易)爱好美色,也就是新生贤人超过爱美丽的女人。

    致:献。

    【译文】

    子厦说:"尊重贤能的人超过爱美丽的女人;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侍奉君王能鞠躬尽瘁;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

    这倦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的了。"

    【读解】

    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不是看学历,不是看文凭,而是看你的行为,看你的言谈举止。

    作为孔子的高足之一,子夏可以说是深得了老师的真传。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都是教人求实务本,学以致用;先做人,后做学问。

    这也使人想到毛泽东的教导:"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说来也是,一个人尽管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如果行为方式、言谈举止乖廖愚笨,不能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又有什么用呢?相反,一个人虽然没有什么文凭,没有进过大学校门,但他言谈举止得体,行为方式正确,能够有所创造,有所发明,难道你能够说他没有学习过什么吗?

    这就是求实务本,学以致用的道理。

    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注释】

    无:不要。

    惮:怕。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也不能巩固。

    要坚持忠诚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读解】

    关于威严的问题,孔子曾经和学生子张谈起过。

    孔子说:"君子衣帽整齐,目不邪视,庄重严肃使人望而生畏,这就是威严而不凶猛。

    "(《尧曰》)说起来,也就是要求人们穿着合度,举止得体。

    反之,则如俗语所说:"歪戴帽子斜穿衣,一定不是好东西。

    "衣冠不整,言行轻薄,给人随随便便的感觉,则很难有威严。

    人既陷于轻薄草率,玩世不恭,不能谨言慎行,学习自然也就很难有所成就,不能巩固了。

    当然,穿着合度,举止得体并不是非得要西装革履,一本正经。

    这方面走过了头,也很容易成为迂腐的假道学先生。

    关于不要和不如稳步发展的人交朋友的问题,历来有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说,如果人人都只和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那就谁也没有朋友可交了,由此而认为圣人所说有操作上的困难。

    另一种理解则认为"无友不如己者"不可作拘泥的理解。

    圣人所说,决不是教人先计量彼此的高下优劣再定交朋友的条件,如果这样,不是成为交情当中的势利眼了吗?圣人所说,不外乎是要求我们在交朋结友中着眼于人家比自己好的方面,而不要着眼于人家不如自己的方面。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交友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从这倦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就能明白这一句与下一句"过则铁惮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至于认为是空谷来风,毫不相干的了。

    孝道可使民风淳朴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

    终:老死,指父母去世。

    远:祖先。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了。"

    【读解】

    慎终追远是孝道的体现,按照孔子另一位高足有子的说法,也就是衽仁道的根本。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以过去给皇帝的秦议常有"圣朝以孝治天下"一类的话。

    普通人家的祖宗牌位上面也总是有"慎终追远"这四个字,表示这是一个讲孝道的家庭。

    直到今天,一般中国家庭也没有废弃"慎终追远"。

    虽然祖宗牌位已没有了,但父母去世的丧事还是要慎重地办一办的,清明时节,很多家庭也还是没有忘了上一上祖坟,烧几炷高香。

    当然,那种借父母去世而大办丧事,大肆张扬以捞取钱财的做法,已经违背了"慎终"的精神,不仅不能使民风归于淳朴厚道,反而使人虚假意,陷于商业化的人情算计之中去了。

    温良恭俭让的风范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

    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夫子:古代对人的敬称。

    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

    后来也因此而沿袭称老师为夫子。

    其诸: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大概"、"或者"之类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都必定得知那个国家的政治情况。

    是他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而获得的。

    夫子这种获得的方法,大概和别人获得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吧?"

    【读解】

    温、良、恭、俭、让,表现在外是一个人做人的态度,行为的风范;植根于内则是人格的修养,文化的积淀。

    孔子因为有这样的修养和风范,所以别人会主动部政于他,请求他的指点。

    当然,真要参与政事,治理国家,改造世界,仅有这种温、良、恭、俭让的风范是不够的。

    所以革命家毛泽东要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洋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近,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说到底,温、良、恭、俭、让是夫子的风范,儒者的本色。

    所以,即便是孔子本人,虽然别人都愿意问政于他,但他最终还是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只好回国做一个教书先生了此一生。

    继承父亲的遗志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其:他的,这里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没:死去,与"在"相对。

    三年:泛指多年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当他父亲死去以后,观察他的行为。

    如果他长期不改变父亲的原则,可以说是做到孝了。"

    【读解】

    《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也就是说,所谓孝,就是要继承先人的遗志,完成先人未竟的事业。

    这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意思是一脉相承的。

    就现代社会而言,即便父在,父子之间已多半是"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哪里保得住"无改于父之道"呢?更不要说父没以后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了。

    不仅现代社会如此,就是在封建宗法制的时代,尽管父亲的绝对的权威,也仍然有"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红楼梦·好了歌解》)的现象发生。

    所以,对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也不可以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洞洞"式的刻板理解,否则,盗贼的儿子不也就只有以做盗贼来尽孝道了吗?

    一言以蔽之,"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不外乎是在一般意义上要求我们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父辈的未竟事业罢了。

    和与礼的辩证法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斯:此,这。

    节:节制,约束。

    【译文】

    有子说:"礼的施行,以和谐为贵。

    以前圣王的治理之道,好就好在这里,不管小事大事都遵循这一原则。

    倡有行不通的地方,只知一味地为求和谐而求和谐,不用礼仪来加以节制,那也是不行的。"

    【读解】

    礼本来指的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

    但礼的根本目的又在于起中和作用,也是要达和谐的境界。

    这样就造成了礼与和之间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按照儒家的礼治观点,就是要人们在遵守礼法的前提下和睦相处所。

    所以一方面是"礼之用,和为贵","和"是目的;另一方面,一味地为和而和,不以礼来进行约束,不讲原则,也是不行的。

    这就是和与礼的辩证法。

    用于处理人际关系,也就是既要团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又要坚持原则,不能搞庸俗的一团和气,吹吹拍拍。

    说到底,还是毛泽东给我们开列的公式:团结--批评--团结。

    下一篇:怎样才算是好学?

    怎样才算是好学?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就有道:接近德才兼备的人。

    正:改正,修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舒适,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接近德才兼备的人而改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不的了。"

    【读解】

    安贫乐道,不重视物质生活享受却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多做少说;以他人为镜来改正、修养自己。

    做到了这三个方面,就可以说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在这三个方面之中,最难做到的是第一个方面----安贫乐道。

    尤其是物欲横流,金钱具有挡不住的诱惑的时代,一个大学生每月的费用少说也是几百元,孔子所描绘的好学的典型,不过是一个寒酸而跟不上时代潮流的穷书生罢。

    当然,在重精神而轻物质的时代,这种"穷书生"的形象未尝不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所谓"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光荣"的说法,不是离我们今天不远吗?

    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注释】

    谄(chan):巴结,奉承。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诗经·卫风·淇澳》。

    这两句诗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切、磋、琢、磨分别指加工兽骨、象牙、玉、石头为器物的工艺,引申意义则指学者做学问和修养自己离开了切磋琢磨就不能成器。

    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切、磋是指加工牙骨的工艺,切开了还得磋(锉平);琢、磨是指加工玉石的工艺,琢(雕刻)了还得磨(磨光滑)。

    引申意义则指学者做学问和修养自己要精益求精。

    从本节上下文的意义来看,宜作精益求精的理解。

    其:大概,想必,表示推测的语气。

    赐:子贡的名。

    诸:之。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而好礼的人。

    "子贡说:"《诗经》上所说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一件事,你已经可以领会未告诉你的事,举一反三了。"

    【读解】

    子贡显然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告诸往而知来",能够举一反三地领会教师的意思。

    所以孔子认为可以和他讨论《诗经》这样较为深奥的学问了。

    撇开孔子对子贡的赞扬不谈,我们来看看子贡所说的"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与孔子所说的"贫而乐,富而好礼"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区别。

    其实,无论是"贫而无诌,富而无骄",还是"贫而乐,富而好礼",都做了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但二者又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差别。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说一个人虽然穷困,虽然倒霉了但还是不谄媚,不拍马屁,不去巴结讨好人;虽然富有,虽然发财了但还是不以财傲人,不得意忘形,不骄奢淫逸。

    能做到这一步当然是很不错的了,但严格说来,做到这一步还只是限于对贫富本身的计较,进而上升到对礼乐之道的追求了。

    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像《吕氏春秋》上所说的那样:"穷亦乐,达亦乐。

    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

    "(《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都是这种境界的体现。

    当然,对于"奔小康"的当今国人来说,更有现实意义的似乎是"富而无骄","富而好礼"的问题了。

    "富而无骄",不处处摆出一副"大款"的派头固然是不错,但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富而好礼",追求精神方面的涵养,追求学问,讲究做人的道理,尊重别人,处处以仁爱之心待人,那岂不是达到更加高尚的境界了吗?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患:忧虑,怨恨。

    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读解】

    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

    所以,“人不知而不愠”,值不得忧虑,更没有怨天尤人。

    相反。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我不了解别人,则不知道别人的是非邪正,不能亲近好人,远离坏人,这倒是值得忧虑的。

    当然,说是这么说,要真正做到却是不容易。

    所以圣人不仅在《学而》打头的一章里告诉我们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且又在这末尾的一章里再次语重心长地说:“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

    ”全篇恰好首尾照应。

    【孟子孔子与论语里的名言】论语里的名言》由(三晋范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3 三晋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400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