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申请书 | 党团范文 | 讲话发言 | 作文大全 | 报告叙述 | 合同范文 | 党建教育 | 入党材料 | 心得体会 |
三晋范文网
  •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 生日祝福语
  • 结婚祝福语
  • 离婚协议书
  • 房屋租赁合同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满分作文
  • 您的位置:三晋范文网 > 常用申请书 > 结婚祝福语 > 正文 2019-11-12 07:40:57

    【三个关于理想的简短名人事例和名言】 有关理想的事例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

    【故事】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给别人做雇工。

    一次,他停止了耕作,走到田埂上怅惘很久,说道:"如果我们中间将来谁富贵了,可不要忘了别人。

    "别的雇工笑着回答说:"你给别人做雇工种地,怎么会富贵呢?"陈涉叹息说:"唉,燕雀哪里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释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又见《庄子·内篇·逍遥游》。

    【人物】陈胜(?—前208),字涉,秦末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一说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南)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

    他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

    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故事】周恩来在少年时期离开故乡江苏淮安,来到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

    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

    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

    问道:诸生为何读书啊?当时,有人回答:"为名利而读书。

    ",还有人回答:"为做官而读书。"

    而当时的学生周恩来却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赞叹道:"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当时,周恩来年仅12岁。

    【介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周围的人都敢怒不敢言,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文中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等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人物。

    【人物】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原藉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3、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故事】茅以升从小酷爱读书并善于读书。

    许多人惊羡他神奇的记忆力,殊不知这是靠他勤奋的背诵锻炼出来的。

    为了锻炼记忆力。

    茅以升每天早上就站在河边背诵古诗、古文。

    河面上,风帆往来,渔歌阵阵,他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完全沉浸在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海洋里。

    天长日久,他不仅背熟了许多古诗、古文,而且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

    一天,他爷爷用毛笔抄写古文,茅以升站在一旁默记。

    等爷爷搁下毛笔,他竟然把一篇《京都赋》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茅以升不仅背诵古诗、古文,而且还不畏枯燥,背诵那些抽象的数字。

    一次,他看到有篇文章把圆周率的近似值写到小数点后面100位,就决定背诵这些枯燥的数字来锻炼记忆力。

    于是,他一节一节地来记这一长串数: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尽管很难记,但从小数点后十几位,到几十位,直到100位,他硬是熟练地背了下来。

    在他八十高寿时,他还能奇迹般地背诵少年时代记下的这100位数字。

    【人物】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

    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

    1989年11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故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年少求学时,由于家贫,他的生活十分艰苦。

    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这就是"划粥"。

    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这就是"断齑"。

    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

    "断齑划粥"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范仲淹的艰苦生活,被当地留守官的儿子知道后,深为同情,便从家里送来了好菜好饭,范仲淹表示感谢,收下了饭菜。

    几天之后,留守的儿子来看范仲淹之时,看见自己送给他的饭菜还在那里,都已经坏了,大惑不解。

    范仲淹解释说:"您赠我好饭菜,实在感激不尽,但我平时吃稀粥惯了,并不觉得怎样苦。

    现在我如果贪食这些东西,吃好的食物惯了,我将来怎么办呢?"留守的儿子回家后,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

    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后来范仲淹终于成为宋代着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释义】就是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人物】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

    苏州吴县人。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5、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

    ——鲁迅

    【故事】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时本来是学医的。

    但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在课间加映的日俄战争的纪录片上,看到中国人被说成俄国侦探而被砍头,死者和围观者都很麻木。

    这使鲁迅认识到:"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于是鲁迅下决心弃医从文,终于成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

    【人物】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胜

    百度百科-周恩来

    百度百科-范仲淹

    百度百科-鲁迅

    百度百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百度百科-茅以升

    百度百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百度百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三个关于理想的简短名人事例和名言】 有关理想的事例》由(三晋范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3 三晋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400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