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申请书 | 党团范文 | 讲话发言 | 作文大全 | 报告叙述 | 合同范文 | 党建教育 | 入党材料 | 心得体会 |
三晋范文网
  • 购房合同
  • 劳动合同
  • 租赁合同
  • 买卖合同
  • 施工合同
  • 销售合同
  • 工程合同
  • 转让协议
  • 借款合同
  • 您的位置:三晋范文网 > 合同范文 > 施工合同 > 正文 2019-09-02 10:05:40

    2019年市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

    小编给大家介绍2018市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2018市精准扶贫调研报告(1)

      根据区委工作安排和七届区政协第13次常委会协商通过的《钟山区政协20**年度委员调研视察课题及常委会专题协商议题》,经七届区政协第26次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组织部分区政协委员对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20**由区政协主席陶贵萍带队,于20**年7月2日至3日,在听取区人民政府关于今年4月以来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通报后,深入大河镇周家寨、大地和大箐等农村社区,实地走访视察了3个社区乡村旅游、精品水果及中药材种植情况,与贵州国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人员进行座谈,对钟山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通过为期两天的专题调研后,调研组成员在总结座谈会上对区政府结合区情,按照省、市精准扶贫工作安排部署,扎实认真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积极构建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现将专题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档立卡摸清底数

      1、贵州省精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启动电视电话会于今年4月上旬召开后,区“两办”于4月下旬印发《钟山区20**年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同时将相关表册和指标解释编印成册,印发到“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镇乡街道、村和驻村小康工作队,便于指导开展建档立卡等基础工作。按照省扶贫开发办《关于补充下达我省贫困人口识别规模的紧急通知》要求,我区以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为识别标准,识别规模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61万人作为贫困人口识别基数,经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上浮比例为10%,全区贫困人口识别控制规模调整为1.77万人,并行文下发到各镇乡街道,严格按要求开展工作,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规模数符合要求,通过了区扶贫开发局审核认定。

      2、按照省扶贫开发办《关于下达我省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识别规模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和“十二五”整村推进工作需要,区扶贫开发局已按程序将省下达钟山区22个贫困村(其中:一类村12个、二类村5个、三类村5个)指标任务数进行了安排分解。根据省、市要求,为加强工作督查和调度,一是成立了由区人民政府区长为组长,区委联系领导和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扶贫局、区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扶贫开发局,负责日常工作;二是分片指导,成立了分片指导组,负责方案制定、宣传培训、督促检查、工作调度、情况反馈等;三是各镇乡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建档立卡领导小组,安排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3、为保障建档立卡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已明确到位工作经费6万元。为加强扶贫建档立卡宣传动员工作,组织编印了《六盘水市钟山区精准扶贫“十问十答”》,发放张贴到村到组,用以会代训的方式开展人员培训150余人次,并将大湾镇定为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示范点。

      (二)按标准开展贫困户(村)识别工作

      1、贫困户识别严格按照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标准执行,发放农户申请书6000份,最终通过两公示(贫困户名单先在村公示无异议,经镇乡人民政府审核后在镇乡办公地点进行再次公示),符合条件的申请书5231份。两公示结束后,区对各镇乡街道报来的贫困户拟定名单进行审核确认,并于20**年6月19日在钟山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告,共识别出农村贫困户5231户17697人。

      2、贫困村识别工作也是严格按照“一高一低一无”(贫困发生率高于27%、2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低于4819元、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进行识别,区乡两级严格按照“一公示一公告”的程序规范开展工作,各镇乡街道对各村上报的贫困村申请书进行了审核,于20**年6月上旬对22个贫困村名单进行了公示。并于20**年6月中旬,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对各镇乡上报的22个贫困村名单进行了公告,现已完成公告。

      (三)全力实施“六个到村到户”

      按照省、市“精准扶贫”工作思路和要求,钟山区积极改进扶贫项目实施方式,全力实施“六个到村到户”(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基础设施),确保扶贫取得实效。

      1、结对帮扶到村到户。钟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结对帮扶工作,制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紧抓好,初步拟定全区干部职工与农村贫困户“一对一”帮扶台账,使全区62个农村社区5231户贫困户都有至少一人帮扶,为下一步制定帮扶计划,实施“精准扶贫”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开展“千企帮村”活动,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根据《大连市对口帮扶六盘水市工作计划(20**—20**)》中“以县区对接为载体,将帮扶工作落实到实处”的要求,认真包装项目,拟定招商引资手册,积极与大连市西岗区对接对口帮扶工作,不断完善对口帮扶长效机制。

      2、产业扶持到村到户。由乡镇根据群众意愿选择项目,实行规划到村、项目到户、增收到人,逐步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村、种养户,把扶贫资金真正落实到每村每户的产业项目上。20**年立项批复财政扶贫资金项目60个,投入资金9332.2万元,其中中央专项扶贫资金(发展资金)8100.2万元,省级减贫摘帽及项目管理费等资金1222万元,市级支农资金10万元。60个项目已全部启动实施,目前已竣工项目21个,已拨付资金5564.9万元,拨付率为59.63%,已报帐资金1820**万元,报帐率为32.71%,项目共扶持农户19827户68547人,其中贫困户8397户28888人。20**年立项批复财政扶贫资金项目6个,投入资金3223.4万元。现6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已拨付资金1250万元,拨付率为38.78%,项目共扶持农户2317户8750人,其中贫困户504户20**人。

      3、教育培训到村到户。通过抓好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着力培养贫困地区农村特色产业示范带头人、科技种植养殖能手、农民经纪人。20**年全区培训任务1190人,投入扶贫资金25万元。其中:十大产业(核桃、精品水果、蔬菜、乡村旅游、中药材、马铃薯、烤烟、茶、草地生态畜牧业、农产品加工)普训1000人,培训资金2万元;十大扶贫产业骨干培训50人,培训资金6万元;“三位一体”培训100人,资金1万元;“圆梦行动”资助贫困大学生40人,资金16万元。现已完成“三位一体”培训100人。

      4、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逐村逐户建立档案,20**年计划危房改造1000户,投入资金1500万元。

      5、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坚持农民自愿、先易后难、突出重点、鼓励探索的原则,积极稳妥,稳扎稳打,让每一户搬迁群众都“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20**年扶贫生态移民搬迁541户2306人,投入资金2767.2万元。目前已累计完成主体施工298套住房,占住房任务的55.08%,正在主体施工243套,占住房任务的44.92%。

      6、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为抓手,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我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总体进展顺利。目前共完成投资8578.86万元,为年度目标任务25007.23万元的34.31%。其中:小康水计划投入3950.16万元,已完成投资2217万元,占年度任务的56.13%;小康寨计划投入2679万元,已完成投资1515.8万元,占年度任务的56.58%;小康讯计划投入384万元,已完成投资150万元,占年度任务的39.06%;小康电计划投入3090万元,已完成投资970万元,占年度任务的31.39%;小康房计划投入6614.07万元,已完成投资1867.06万元,占年度任务的28.23%;小康路计划投入8290万元,已完成投资1859万元,占年度任务的22.42%。

      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钟山区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基础工作稳步推进,但面临的问题困难也不容忽视。

      (一)我区社会帮扶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由于缺乏激励机制,“百企帮村”多数停留在形式上,企业帮村实效不明显。

      (二)与其他农业县相比较,我区属于市中心区,虽然贫困面较小,但要在全省、全市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扶贫开发依然存在较大困难,尤其是根据省市要求识别出来的贫困村贫困户,由于人口素质普遍偏低,“造血”能力有限,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较差,脱贫工作任重道远,扶贫开发的任务越来越重。

      (三)根据国家和省、市扶持贫困县发展的有关项目资金申报要求,因我区不属于贫困县,许多项目资金可望而不可即,能向上级争取的项目资金较少,扶贫开发争取资金难度较大。

      (四)由于前几年机构改革,目前乡镇一级未设置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均由镇乡农业服务中心或其他站所临时抽调,兼职较多,精力有限,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五)中办发〔20**〕25号文件关于精准扶贫工作内容分类很细,政策性又强,临时抽调的一些基层工作人员业务不熟,对政策的理解力和工作的执行力与精准扶贫工作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亟待提高业务水平。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根据钟山区具体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困难,为进一步扎实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要求,认真落实国家十年扶贫规划纲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发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调动各扶贫联席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扎实推进全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区、乡(镇)、社区(村)三级要加大对《贵州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0**年)》和精准扶贫工作相关知识的宣传、贯彻、落实力度,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充分认识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放在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认真谋划,摆在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上通盘考虑。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进一步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改进和优化政策扶持机制、工作运行机制和社会帮扶机制,创新和完善精准扶贫开发方式,确保精准扶贫规划的顺利实现。

      (二)进一步加快建档立卡等基础工作。底数清、情况明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因此,区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钟山区20**年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区办通字[20**]52号),将基础工作做深、做透、做实,给每一户贫困户建卡立制,做好每一户人员情况、房屋情况、贫困原因、发展意愿的收集整理工作,落实好扶贫到户到人员的基础材料,有的放矢地夯实精准扶贫工作基础。摸清底数对推进“精准”对口帮扶、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完成精准扶贫任务至关重要。

      (三)进一步制定完善精准扶贫科学规划。要根据国家、省、市扶贫纲要,结合钟山区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地制定扶贫规划、项目实施方案,确保我区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效推进。要加大全区贫困村贫困户的普查力度,摸清底数,掌握贫困人口的现状、需求、脱贫路径,为扶贫计划推进提供科学依据。要坚持城镇农村统筹规划,各乡镇、村要结合区域总体规划因地制宜,作出具体扶贫规划,做到上下衔接、协调推进。

      (四)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扶贫先扶智,切实搞好科教扶贫。要以职业教育“9+3计划”、“雨露计划”、农村适用技术培训等为载体,加大对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丰富形式、拓宽渠道,不断创新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相关部门、乡镇、村居的工作积极性,把扶贫工作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多渠道多形式提高贫困人口的技能素质、就业素质、文化素质,充分调动扶贫对象自主脱贫的积极性,增强自主“造血”功能。

      (五)进一步提高产业化扶贫效果。要坚持把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壮大增收产业,作为实现开发式扶贫的着力点,以“百企帮村”、“千企帮村”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企业引领作用,做好产业带动。结合区情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兴建“农家乐”等),村(居)“两委”要立足本地资源开发,发展村级积累,带动村民致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从根本上使贫困人口走出困境脱贫致富。要巩固现有产业化建设成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帮助贫困人口提高生产技能,指导扶贫对象加强产业管理,发挥产业脱贫效益。

      (六)进一步拓展开发式扶贫资金渠道。要继续争取省、市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和政策支持,增加我区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整合涉农资金项目,加大扶贫投入力度。联合金融部门开展好政府主导的贴息或无息创业贷款,扩大互助合作社数量,政府要尽可能将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到贫困地区的发展,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工作的良好格局。要认真总结整合资源资金、合力开发扶贫的好做法、好经验,整合各类资源资金投入到重点贫困村,用于推进重点村项目建设。整合各类农村工作项目资源,合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高精准扶贫工作实效。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资金整合的重要性,加强沟通、协调,尽最大可能地将各类扶持资金加以整合,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效益。要继续开展社会扶贫,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各类机构和个人扶贫帮困积极性,构建规范的社会帮扶体系,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

      (七)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使用监管力度。在争取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严格按《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要求,资金跟着项目走,切实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项目资金封闭运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坚持项目资金的年度审计、报账制。区、乡、村三级全面推行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规范各类资金使用程序,把民心工程做好做实,确保扶贫开发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八)进一步加强扶贫目标考核和干部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并结合下派“村支书”等活动,加强贫困村村支两委干部队伍建设,选好用好致富“带路人”。要继续加强扶贫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管理力度,努力提高扶贫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推进全区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按照《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规定,提请编制部门考虑可否在乡镇设立扶贫工作站,定编定人,划归区扶贫开发局管理,为进一步开展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018市精准扶贫调研报告(2)

      按照甘人大常办发[2018]102号文件关于《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联组审议和专题询问的实施方案》要求和甘人大常办发电[2018]86号文件关于对庆阳市“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案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的精神,市人大党组书记、常委会主任付振伟带领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农工委负责人、市扶贫办负责人和3名省、市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于2018年10月26日至31日,对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听取全市工作汇报的同时,深入西峰区、环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5个县(区)、10多个乡镇、20多个村组,查阅了县区扶贫办资料、走访贫困户、察看当地龙头企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农村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两后生”就业创业培训基地、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异地扶贫搬迁点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多方面、多层次了解掌握了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成效

      我市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底,全市有47.85万贫困人口,贫困面20.86%。今年以来,全市按照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甘肃省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座谈会、全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工作会议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意见方案,制定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20”意见方案,实行“围绕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主线,弘扬南梁精神,紧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核心,遵循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原则,建立驻村帮扶、资金帮扶、脱贫激励、逢提必下机制”的精准扶贫工作模式,全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做法有:

      (一)深化思想认识,攻坚目标明确。

      全市各级人民政府认真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准确领会中央和省上有关扶贫攻坚工作精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最大政治、最大任务和最大责任,放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着力解决群众脱贫致富信心不足、主体内生动力不足以及干部攻坚克难意识不强、带动帮助能力不强的问题,引导教育各级干部群众统一思想认识,坚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强化责任担当,发挥能动作用,干群携手,齐心协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围绕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主线,紧扣2020年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确定通过三年集中攻坚,每年减贫13万人以上,确保到2018年贫困面下降到8%以下,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4200元以上,全市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发展基础相对较好、贫困人口相对较少的西峰区、正宁县、合水县年内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二)着力基础工作,精准前提坚实。

      从2018年开始,市政府率先在全市开展扶贫大调研活动,各级领导深入一线,了解贫困状况,排摸贫困底数,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市政府根据国家贫困标准,探索总结了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的“三对面、三签字、两评议、两公示、一公告”工作程序,要求确认贫困对象时,入户调查、收入测算和群众评议面对面进行,入户调查表和收入测算表调查员与调查户同时签字认可,初步排摸的贫困户须由本村组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签字认可,之后交村民小组和村民代表会集体评议,村委会公示、乡(镇)政府审核公示,县(区)扶贫办在县政府外网公告,确保真实准确。最后对全市识别确认的537个贫困村、11.5万贫困户、47.85万贫困人口,精准建档立卡,开展大数据管理平台基础数据录入工作,将所有贫困人口纳入动态管理,做到了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市有数据库。同时坚持问题导向,依据建档立卡确定的扶贫对象,区分因灾、因病、因学和缺项目、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在此基础上,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按照贫困村有主导产业、专业合作社、教学点和卫生室、敬老院和幼儿园、综合性村民活动场所、金融网点覆盖、综合商业服务、良好村容村貌和贫困户有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基本农田、增收产业、至少一人有技能资质证书、有基本社会保障、家里有余粮、手头有余钱的两个“八有”要求,立足“缺什么、补什么”,逐村逐户列出需求清单,科学确定脱贫目标,合理确定脱贫时序,做到了扶贫对象清、贫困底数清、贫困状况清、贫困成因清,为扶贫政策精准聚焦惠及扶贫对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坚持精准施策,又好又快推进。

      全市上下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从各县区、乡镇实际出发,针对贫困村户不同情况,对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需求清单,确定扶贫项目,整合投入资金,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一是加大项目实施力度。从2018年开始,全市启动实施了农村公路“三年大会战、一年大扫尾”攻坚战,坚持适度超前原则,高标准规划设计,严格执行建设标准,确保施工质量,把路肩、水沟、防撞墙、转弯凸面镜等安全配套设施一次建设到位,累计新修通村公路5551公里。特别是今年新修通村公路3173公里,相当于建国以来全市修建通村公路的总和。到今年底,全市91%的行政村(1152个)可以通水泥(沥青)路,2018年可实现村村通。坚持因地制宜,在北部山区建设集雨场窖、中南塬区集中供水、川台地区修建小电井,今年新建维修各类小型水利工程7222处,新增安全饮水人口5.3万人,年内农村饮水安全可达77%以上,自来水入户率73%以上。全力推进电网建设,今年新建农电线路4174公里,改造低电压村组683个,动力电村组覆盖率年底可达97%。有序实施安居工程,以自然村为单元,以适度集中为原则,今年开工建设移民安置点98处,完成危房危窑改造13756户,解决8.4万人的安居问题。下功夫做好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按照“北部山区草畜、中南部塬区苹果、子午岭林缘区和宜林荒山区苗木、川台地和城镇郊区蔬菜”的产业发展布局,进一步扩大规模、延长链条、提高效益,特色产业收益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今年培育新型果园10万亩,全市苹果留存面积达到158.4万亩,2020年实现人均1亩果;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144个,肉羊饲养量达到493万只,肉牛67.9万头,生猪117.9万口,肉鸡2800万只;全市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以上,设施瓜菜达到14万亩。启动“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用7年时间完成苗林结合培育700万亩,引进苗林企业51家,发展苗林大户141户,成立合作社73个,带动农户2.36万户,3年完成327万亩,其中今年完成107万亩。大力推进电商扶贫,全市建成电商服务中心5个,服务站56个,网店6453个,电商从业人员达到1.8万人,线上交易额9.37亿元,拓宽了农产品营销渠道,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年内开工建设农村幼儿园217所,改造薄弱学校523所,多渠道培训农村劳动力31.8万人(次),其中职业技能培训6.3万人;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乡村舞台528个,标准化村卫生室113个,全市建制村标准化学校、文化活动室、卫生室覆盖率分别达到72%、40.2%、78.9%,新农合参保率98.2%。二是强力破解资金难题。与省农发行建立合作机制,达成600亿元中长期贷款协议;与兰州银行开展农村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试点,以1.5亿元财政资金撬动银行信贷资金15亿元,全市1261个行政村都注册设立了村级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可为农户提供最高10万元、专业合作社最高30万元、龙头企业最高200万元的贷款,先后发放贷款4.8亿元,发放省上精准扶贫贷款6.28亿元。按照政银保合作模式,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由商业银行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提供无需抵押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推行农户评级授信,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协调金融机构为建档信用农户提供扶贫贷款65亿元。同时,进一步加大贫困村互助资金支持力度,年内可实现537个贫困村互助资金全覆盖,每个互助社投入资金10—50万元,每个农户最高可借3万元。

      (四)创新工作机制,组织保障有力。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工作机制创新作为激发活力、推动落实的重要手段。实行驻村帮扶机制,选派市县机关干部担任重点贫困村第一书记,定点帮扶,各级联村联户干部轮流驻村,建立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动态调整机制,常年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实现了驻村扶贫工作全覆盖。健全督查考核机制,成立19个督查组,常年驻守8县区和11个市直部门,专门督查扶贫攻坚和重大项目建设,要求重大事项直报市委,发现违纪问题直报市纪委,对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干部直报市委组织部,对工作进展缓慢的直报市督查考核局,以减贫结果为导向,确定干部业绩和任用。建立完善脱贫激励机制,实行严格的失责问责制度,对率先实现脱贫目标的,三年内扶持政策、资金投入保持不变;对率先实现整乡整县脱贫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优先推荐提拔重用。同时,加大问责力度,今年对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中慢作为的干部,一次性问责29名。

      二、全市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启示

      (一)做实基础工作,是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稳步推进的前提条件。

      精准扶贫是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扶贫对象精准是其它五个精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贫困底数摸得清,扶贫对象找得准,需求清单列得实,才能使每一项都是真金白银的扶贫政策,精准聚焦扶贫对象,惠及贫困群众,确保有效脱贫。合水县在深入调研、反复讨论、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贫困村24项、贫困户11项脱贫标准,并据此梳理列出贫困村19项、贫困户15项需求清单,为实施精准帮扶对策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年内全县整体脱贫目标的稳步实现。

      (二)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真抓实干,是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

      全市各级政府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责,把最优的资源、最强的力量向一线倾斜,各级党政一把手坚持亲自挂帅、亲自研究、亲自指导督查,带头帮扶最贫困的村、联系最贫困的户,以上率下,分管领导负责各项具体工作落实,抓规划、抓任务、抓进度,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三)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是破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题的有效途径。

      毛寺村是西峰区显胜乡最贫困的村,是蒲河川“黄土喀斯特”地貌的集中展示区,有黑老锅冰窟、无止桥等旅游资源,西峰区政府以中央加强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定位,积极营造环境,招商引资5.2亿元,争取政策资金扶持,打造毛寺村及周边区域集地质观光、生态旅游、民俗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级地质公园,探索出了“插花型”贫困村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一步直奔小康的新路子。

      (四)取得群众支持和拥护,是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如期实现的内生动力。

      贫困群众既是扶贫对象,也是脱贫致富的主力军,只有扶贫导引措施真正取得群众认可,才能全面调动群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现状。在通村公路建设中把最后一步路修到群众家门口,道路修到哪里,那里的群众就主动拆房迁坟、挪树让地、燃放鞭炮、全力配合。交通条件的改善带动了村容村貌的改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群众的脱贫致富铺平了康庄大道。

      三、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几点工作建议

      调研中各县区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一是贫困乡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部分项目补助标准低,有的项目还要求市县配套,全市今年在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4个项目中,缺口资金就达37.27亿元。有的建设项目补助资金拨付不够及时,为确保工程进度,通过银行贷款和工程队垫资的方法先行建设,目前全市负债已达17.4亿元。二是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弱、水平低。村级卫生室设施简陋、设备有限,人员少、待遇低,服务能力差。现有的养老机构数量不足,供养能力弱,维修或改扩建任务重,集中供养难度大。三是特殊原因贫困人群的扶贫任务艰巨。部分贫困人口散居在偏远地带、发展环境差,有的贫困家庭缺乏劳动力和致富技能,有的贫困对象文化素质低、习惯于“等、靠、要”,内生发展动力不足,部分家庭因病、因残、因学、因婚返贫现象突出,这些人群的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如果没有针对性很强的扶贫措施,难以实现脱贫目标。

      几点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深谋实抓全局发展。

      要全面贯彻落实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和全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扶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任务、最大责任,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夯实扶贫开发的财力支撑,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社会平均富裕程度。要抓好富民产业培育,持续不懈地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在土地流转、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大胆实践,促使更多群众真脱贫、长久稳定脱贫。

      (二)进一步聚集整合资源投入。

      要用好政策机遇,放大政策叠加效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加大水利、电力、金融等行业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凝聚各方面的资源力量,确保每一个项目、每一笔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解决贫困乡村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等现实问题,积蓄发展后劲,夯实脱贫基础。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做好科技服务、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养老保障、文化扶贫等工作,弥补短板,扩大覆盖,不断提升均等化水平。

      (三)进一步创新提升工作水平。

      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吃透中央和省上扶贫开发各项政策,增强运用政策和转化政策的能力。加强调查研究,在扶贫机制上创新,在工作模式上探索,及时研究解决新问题,总结推广好经验,认真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强化扶贫工作责任,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措施更加切合实际、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群众意愿。进一步深入剖析贫困人群致贫原因,科学合理分类,靶向施策,确保“精确滴灌”,研究制定帮扶特殊原因致贫、返贫的贫困人群的脱贫办法,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加快脱贫致富的热情,确保各项扶贫政策发挥精准效应。

      (四)建议上报省上尽快出台减贫验收标准,对整县整村脱贫考核工作提早做出安排。

      科学合理设置减贫指标,对安全饮水、安全住房、卫生厕所等方面的减贫指标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山区群众住窑洞多、饮水以集雨水窖和小电井为主以及缺水地区无法实现水冲式卫生厕所等客观实际,不宜搞一刀切。改进当前以农村调查队样本测算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办法,由统计部门、调查队及扶贫部门共同参与,建立以建档立卡为基础、精准到户到人的核算体系,解决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和“底线数”的弊端,提高测算准确性。

    2019年市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由(三晋范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3 三晋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400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