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申请书 | 党团范文 | 讲话发言 | 作文大全 | 报告叙述 | 合同范文 | 党建教育 | 入党材料 | 心得体会 |
三晋范文网
  • 辞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调查报告
  • 调研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工作报告
  • 自查报告
  • 您的位置:三晋范文网 > 报告叙述 > 自查报告 > 正文 2019-11-11 07:33:02

    诗歌品味语言方法【品味诗歌的方法】

    很多人在看古诗词时,有时觉得某首诗词很好,但真要其说出个所以然,却觉得无从下手。

    诗歌鉴赏对有一定文学积累的人来说有时是一种直观的感受、感性的理解,这固然和缺乏积累有关,但欣赏诗歌也是有一定方法和规律可循的。

    一、诗歌鉴赏有规律

    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是由诗歌创作的过程决定的。

    诗歌创作的过程是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客观图景相结合,然后将其外化为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由此,我们进行诗歌欣赏就应由语言入手。

    言为心声,作家赖语言将自己的情思输入作品,读者赖语言从作品中挖掘作家的情思,这就是刘勰说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

    有了语言文字的依托才能联想、想象,体会作品就容易多了。

    因此,诗歌欣赏的第一步是揣摩语言,尤其要对诗句中的动词、形容词以及比喻句加以注意。

    接下来,要在揣摩语言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诗中描绘的画面再现和补充出来,获得生动、具体的视觉形象,如临其境。

    再结合创作背景领会画面背后无限深远的意蕴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进入诗的意境。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分别描绘了“赤壁江山图”和“赤壁豪杰图”。

    要想准确再现作者描绘的图景,必须揣摩诗人描写意象时使用的词语。

    上阕中的“乱”、“穿”体现了山崖的不平、险峻、直插云霄;“惊”写出了波涛的气势,使人惊心动魄;“千堆雪”是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江水拍打江岸后飞溅起的浪花的颜色和形态。

    在对这些词语揣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调动感情,眼前会呈现这样一幅图景:长江汹涌奔腾,山崖陡峭,散乱地直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拍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同样,下阕可以通过对“羽扇纶巾”、“谈笑”、“樯橹灰飞烟灭”等词句的揣摩展开想象,在眼前展现出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的强敌的画面。

    再联想苏轼当年四十七、被贬黄州的境遇,就不难体会出,他称颂周瑜,意在抒发自己渴望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感情。

    诗歌欣赏活动的目的是要进入诗的意境。

    在这首词中,两幅图就是“境”,壮志难酬情就是“意”,二者结合构成了本词磅礴而雄浑,豪放中略见苍凉的意境。

    读这首词,一位襟怀超远、有着英雄气概的诗人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

    综上所述,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可以归纳为:

    一、揣摩语言、品味意象;

    二、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三、结合背景、体会感情。

    用这一方法对辛弃疾词《鹧鸪天》进行赏析: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芥菜花。

    此词为辛弃疾罢官乡居期间所作,诗中的景物点染出生机勃勃的早春农村风光,组成的是一幅富有生命力的画面。

    由这幅画面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欣赏和流连。

    词的上阕“破”和“鸣”字非常传神,“破”写桑叶逐渐萌发、膨胀,不仅有动态,而且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速度和力量。

    “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高兴、得意的神态。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将“城中桃李”与“溪头芥菜花”对比,赞美乡野溪头迎风开放的芥菜花,表达了一种对不屈精神和顽强生命力的崇敬和追求。

    二、物象、意象和意境

    要想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不仅要在平时多读一些诗歌、多研读一些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还必须要弄清并积累一些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

    先来谈谈诗歌鉴赏中的几个重要概念———物象、意象和意境。

    物象是指客观事物的形象。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形象。

    物象和意象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客观形象,一个是主观形象。

    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客观物象一进入诗人的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便成为意象,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诗歌中的形象都是意象。

    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诗中的“山、林、江、船、鹰、鱼”本来都是大自然中的景物,是本身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的物象,但与作家的意(思想感情)结合,就表现出宇宙万物都在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的生机勃勃的氛围和情绪。

    再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中的“藤、树、鸦”在现实生活中分属动、植物,但与作家的意(羁旅之愁)结合起来,就呈现出一派衰败、凄凉、孤寂的气氛。

    这说明意象是有着浓烈的情绪色彩的形象。

    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图景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意象与意境在本质上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都表现出浓烈的情绪色彩。

    区别在于意象是诗歌艺术最小的意义单位,而意境则是诗歌整体的艺术境界。

    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含在意境之中,意境与意象是一大一小的关系,意境与全篇对应,要在整首诗的意象的总和中产生。

    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急风、高天、沙渚、啸猿、飞鸟、落木、流水”都是包含着作家悲怆感情的意象,这些意象的总和构成了哀猿长啸、鸟群回旋、落木萧瑟、长江汹涌的雄浑而深沉的意境。

    再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这首诗就是通过江水中的月影、冲淡柔和的月下灯光、联拳静憩的白鹭,跃出水面拨剌有声的鱼儿四个意象,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宁静、安谧的和平境界,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青山、碧水、孤帆、远日都是包含着作家情思的意象,这些意象的总和构成了天门山中断楚江、青山相对、碧水奔腾、远日映照的雄伟奇丽的意境。

    三、说“移情”

    “移情”是诗歌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

    所谓“移情”,就是诗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创作对象中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

    即古人所说的“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移情的过程就是诗人先有某种情意而后将它移注于外物之中,达到物人合一,使对象活动拟人化的过程。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李逐水流”、“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些诗句就是采用了移情手法,其中花、鸟、柳絮、桃李、蜡烛,这些本无感情色彩的“物”在诗人的笔下,宛若与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息息相通,别有一番审美情趣。

    举陆游《秋波媚》一词具体说明: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陆游一生,怀着抗金救国的壮志,四十八岁这一年,他来到当时抗金的前线———南郑,这激发起作者收复长安的强烈愿望。

    上阕写的就是作者在西北前线的秋色与紧张的战斗气氛中面对长安南山登高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

    下阕写遥望长安,期待胜利,则运用了移情手法。

    诗人先是移情于南山之月,“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诗人把本无情的自然之物———月,赋予人的感情,它为了让诗人清楚地看到长安南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

    南山之月仿佛和作者一样热爱祖国河山。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作者进一步移情于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安风景区,想象它们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

    词中作者将收复失地的愿望移注于“明月”“暮云”“烟柳”“池馆”,好像他们也都在期待着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

    移情手法的运用增加了此词的韵味。

    再举一例: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本词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思妇不见归舟的惆怅之情。

    其中,“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是思妇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产生的一种联想。

    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在此时此地的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

    斜阳欲落末落,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东去。

    物我交融,创造出很强的审美效果。

    人的思想感情是息息相通的,诗歌中的形象往往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们应抓住这个连接点,调动我们生活体验的积累,进行移情体验,真切地体味出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感。

    四、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 

    在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把握这些意象的内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诗意。

    下面选一些在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景象作为介绍:

    明月、夕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千百年来人们总是用“月”来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则是用“月”来表达思妇对游子的思念。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包括斜阳、残阳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

    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李白的《忆秦娥》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都以“夕阳”写怀古,充满历史沧桑感。

    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莫不是借助夕阳来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见的伤感情思。

    流水、落花

    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把水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此外,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则用“春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杜鹃、鸿雁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杜鹃在古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杜鹃的悲啼总是能触动诗人的愁情。

    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

    所以,“鸿雁”常借指书信。

    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

    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大雁没有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引起了女词人无限的相思。

    松、梅、竹、菊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松树常用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用梅花寄托高洁的品格;人们认为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诗人们用菊表现追求隐逸、不随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

    梧桐、芭蕉

    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

    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煜《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梧桐”总是跟“愁”分不开。

    民乐合奏曲《雨打芭蕉》蜚声中外,其声凄清,听之无不动情。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打芭蕉”也像“梧桐夜雨”一样,令人愁肠百结。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纵然无雨,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

    以上所举自然之物,经过历代诗人创造,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

    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夕阳”并不凄凉,而是表现出诗人激昂的情怀。

    “两个黄鹂鸣翠柳”、“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中的“柳”就丝毫没有惜别怀远之意。

    所以,具体诗歌还应具体分析。

    五、品味诗歌的语言

    中国最早的诗歌理论《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诗歌创作的过程就是诗人的心与外物相感,而后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诗人以语言为手段为我们留下了心灵的密码,那么我们欣赏诗歌便首先要对这些密码进行破译,才能想像出诗中所状之物,体味出诗人之心。

    含蓄凝炼是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典型特征。

    诗人们总希望用最恰当、俭省的字句充分而圆满地表达出最丰富的感情。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古诗词语言的高度凝练正是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结果。

    我们品味诗歌语言要特别注意品味那些经过诗人苦心经营、反复锤炼的字、句,品出其中包孕着的丰富含义和不尽韵味。

    那么,诗人苦心经营、反复锤炼的往往是哪些字、句呢?为了使语言含蓄隽永、意蕴丰富,诗人们非常注意对诗句中动词、形容词的锤炼。

    这是因为,汉语中动词、形容词是最富有表现力的,一首诗意蕴的深浅主要取决于这类词用得是否恰当和准确。

    举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贾岛《题李凝幽居》中有这样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为什么贾岛经反复推敲选择了“敲”字而没有用“推”呢?敲字暗示门已关闭,再联系“鸟宿”的意思,可知此刻已是深夜,在万籁无声之中忽然传出清脆的敲门声,更显得环境的幽静,这就有了审美情趣。

    如果用“推”来替换“敲”,那就只剩下一个僧人月夜访友的意思,意蕴浅多了。

    再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活画了出来,生动而又形象。

    动词、形容词的妙用,大大增添了诗的动人色彩,很是够人玩味。

    诗人除了通过炼字以增强语言的张力外,还经常使用修辞方法来增强诗歌的意蕴。

    比如杜甫诗《旅夜书怀》最后一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我飘然一身像什么呢?不过像广阔天地间一只小小的沙鸥罢了!这个比喻仿佛使我们看到了一幅“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的画面,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再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诗中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将无形的愁思化为三千丈的白发,使人真切地感到诗人的愁思是多么深长呀!修辞方法用得好,可以丰富诗歌的形象,加深诗意的表达,获得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总之,深入揣摩、体味诗句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以及运用修辞方法的字句,也可以算是古诗词鉴赏的一个窍门。

    透过这些字、句,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诗中蕴涵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进而深入诗境,引起共鸣,获得无尽的审美享受。

    如:

    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绉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本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王国维评价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李渔却认为这个字用得无理:“争斗有声谓之‘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未之见也。

    ‘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

    这两种意见虽然各有道理,但人们读到“红杏枝头春意闹”时,总是会想像到春天的勃勃生机。

    六、再谈品味诗歌语言

    上面谈到了品味诗歌语言时要注意动词、形容词以及使用修辞方法的句子。

    下面再来谈谈叠词和拟声词。

    诗歌中运用叠词,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同时给人一种特殊的形象感受,适于表达舒缓、悠然、深沉、婉转、缠绵的情感。

    请看白居易的《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诗中“凄凄”和“袅袅”两个叠词用得传神。

    “凄凄”形容内心的凄凉和感伤,“袅袅”形容秋日的苍凉和惨淡。

    这两个叠词不仅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把那一份惜别之情表现得格外凝重。

    再如李清照的名作《声声慢》,“寻寻觅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连用了七个叠词。

    寻寻———词人百无聊赖,若有所失,四处寻找,毫无着落;于是进一步苦苦搜索———觅觅;然而寻觅无果,反倒增添了孤寂清冷的感受———清清冷冷;一个闺阁寡妇,在国破家亡之后,又处于“冷冷清清”的环境,凄凉、悲惨、忧伤之情怎能不一齐涌上心头———“凄凄惨惨戚戚”,七个叠词一气呵出,把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愁怨孤苦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仅此三句,已使愁苦凄惨的气氛笼罩全篇。

    再从语音的节奏、声调看,这些叠词连缀成句,读起来短促、轻细而凄清,形成了吞声饮泣的音韵美,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再来谈谈拟声词,古代诗歌中常用拟声词模拟自然的声音,不仅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还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诗经》开篇第一句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沙洲上,成双成对嬉戏悠游的水鸟发出甜美动听的“关关”欢叫,那“关关”的和鸣声,激起了岸上的小伙子对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向往……这是多么令人心醉的意境!对鸟鸣声生动而形象的模拟,为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意趣。

    拟声词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不胜枚举,“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帘外雨潺潺”(李煜《浪淘沙令》),“呢喃燕子语梁间”(刘季孙《题屏》),“间关莺语花底滑”(白居易《琵琶行》)……读着这些诗句,我们仿佛莅临长江之滨,耳听得落木萧萧之声,眼见那长江汹涌之状;仿佛凭栏远眺,见帘外潺潺春雨,激起不尽的故国之思;仿佛亲耳听到燕语呢喃、莺语间关。

    拟声词的巧妙运用,使读者可以越过词语的概念意义,仅凭其语音就获得了对诗句全部或局部意蕴的理解。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辋川庄,王维在终南山中隐居之地。

    唐人李嘉佑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诗句,与此诗颔联仅差“漠漠、阴阴”四字。

    宋人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

    ”沈德潜也说:“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阴阴’,去上二字,乃死句也。

    ”王维这两句诗因“漠漠”和“阴阴”两个叠词而成为名句,原因何在?大家不妨按前面所说的领会其中意味。

    七、三谈品味诗歌语言

    继续谈谈品味诗歌语言时还应关注的词———数词和表颜色的词。

    数字给人的感觉一般是枯燥、乏味的。

    但看起来十分单调的数字被诗人们巧妙地运用到诗中时,却往往会变得十分形象生动,使全诗妙趣别具,平添许多艺术魅力。

    数字入诗可以写景状物,也可以叙事抒情。

    辛弃疾词《西江月》中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一句,七八颗星是寥落的疏星,两三点雨是轻微的小雨,几个数词的运用使我们感到了夜色微雨中一种轻柔的美,充满了恬静的气氛和乡土的气息,不但不给人以单调的感觉,反而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唐代诗人张祜的《宫词》一诗是这样写的:“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这是一首宫怨诗,全诗共二十字,用了四个数词。

    “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二十年”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

    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亲人,失去自由,本来已够悲惨的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她的命运是多么的悲惨。

    后两句“一声”写歌唱,“双泪”写泣下,“一”和“双”两个数词的运用,使人仿佛看到了在皇帝面前,诗中人随着《何满子》的歌声而双泪齐落的样子。

    数词的运用使得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

    由此可见,以数字入诗来写景状物,可使所写之景、所状之物更加鲜明生动;以数字入诗来叙事抒情,可使所叙之事、所抒之情更加感人。

    除数词外,古典诗歌在描绘形象的过程中,还经常用到表颜色的词。

    这些词语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色彩美,借以抒发作者的某种心情。

    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诗中将江、鸟、山、花四景分别敷以碧绿、洁白、苍青、火红四种颜色,“江碧”衬“鸟”之白,“山青”衬“花”之红,色彩鲜明,令人赏心悦目。

    再看杜牧《山行》中“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在作者看来,那夕阳晚照下的满山枫叶,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读这句诗,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通过那满眼的红色,我们仿佛感受到在作者的心中,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了生命力。

    诗歌除了明写色彩外,还可以暗写色彩,初读时未必看出,但一加玩味,就感到这样写更富有含蓄的画意美。

    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长亭送别》)“醉”暗点“红”。

    满林枫叶,火红如醉,在诗人看来,不是秋霜所打,而是离人的眼泪染成的。

    在这里,色彩中饱蘸着感情,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是运用色彩,创设出了一种独特的抒情氛围。

    诗歌虽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对色彩的形象描绘引发读者的联想,使读者读出来是诗,脑海里出现的则是画,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感体验。

    请你对杜甫绝句中所运用的数词和表颜色的词产生的效果进行品评。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八、古诗词鉴赏:对比、衬托和烘托

    进行诗歌鉴赏,不可避免地要用到一些鉴赏术语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进行品评。

    前面几篇介绍过“物象”、“意象”、“意境”、“移情”等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这里介绍一下诗歌表达技巧中的三个术语———“对比”、“衬托”和“烘托”。

    诗歌中的“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

    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

    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

    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诗歌品味语言方法【品味诗歌的方法】》由(三晋范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3 三晋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400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