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申请书 | 党团范文 | 讲话发言 | 作文大全 | 报告叙述 | 合同范文 | 党建教育 | 入党材料 | 心得体会 |
三晋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满分作文
  • 中考满分作文
  • 小学生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您的位置:三晋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正文 2019-11-18 07:40:38

    关于山水的古诗词的赏析 山水古诗词

    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如下:

    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

    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

    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如下: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

    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

    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

    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

    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

    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

    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

    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

    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

    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

    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如下: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望天门山

    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鉴赏如下: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

    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

    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

    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

    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

    可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但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写得淋漓尽致。

    从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门山》作为绝句的崇尚简省含蓄的特点。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

    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

    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

    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

    “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

    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

    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

    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如下: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至于“黄河”。

    当然也是写实。

    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

    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

    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

    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

    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

    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

    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

    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

    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

    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

    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

    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

    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

    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关于山水的古诗词的赏析 山水古诗词》由(三晋范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3 三晋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400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