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申请书 | 党团范文 | 讲话发言 | 作文大全 | 报告叙述 | 合同范文 | 党建教育 | 入党材料 | 心得体会 |
三晋范文网
  • 读书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军训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解放思想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教师笔记
  • 您的位置:三晋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正文 2019-11-03 07:34:36

    论语的读书感悟怎么写|论语怎么写

    论语的读书感悟怎么写

    读论语有感1000字(一)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

    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

    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

    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

    像“父母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

    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

    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

    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

    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

    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读论语有感1000字(二)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计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

    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

    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

    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

    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

    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

    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

    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

    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

    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

    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

    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

    《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

    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

    (www.lz13.cn)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

    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

    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

    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

    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

    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

    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

    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

    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

    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

    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

    站在一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

    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

    他认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在学习上常犯的四种心理表现,即广泛而不精、知识面过窄、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难情绪。

    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给予帮助、补救。

    就是说,学生心理的差异性,决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

    如子路、颜回,子贡和子夏就是这样做的。

    性率直而鲁莽的子路,出于对孔子的爱护,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孔子也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也能接受,当有的学生对子路不太尊重时,孔子对他们说:子路的学问是不错的,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由于颜回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批评,孔子曾不满意地说过: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

    子贡是孔子言语科的高材生,他经常向孔子请教《诗》。

    有一次,子贡引《诗经·卫风·淇奥》篇上的话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论语·学而》)意思是,《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

    孔子听了高兴地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长于文学。

    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喜爱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

    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

    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高兴地说: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

    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讨论《诗》了。

    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学习的勇气,其精神可敬佩!

    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学说,《论语》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

    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

    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

    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

    篇一:《论语》读后感1000字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

    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

    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

    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

    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

    一处是“原壤夷俟。

    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以杖叩其胫。

    阙党童子将命。

    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

    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

    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

    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

    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

    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

    像“父母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

    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

    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篇二: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

    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

    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

    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篇三:

    《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前年经典绝学,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后所做的记录;有一部分是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问题,只是记录孔子的一些言论。

    因此,《论语》中记载的言论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对我们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孔子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空想而不读书就必然会产生疑惑等等。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除了那些我们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们还会找到一些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例如:“自行束修以上,我未尝无诲焉。

    ”它的意思是:学生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是不会不教他的。

    我认为,当今社会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这些都不需要物质来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学生要送礼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赐教,这足以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

    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意思是说,孔子上朝的时候,与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与上大夫说话,态度和悦;君子在场时,说话局促不安。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级的人说话态度明显不同,他的做法与当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不相符的,充分说明孔子所处时代是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

    此外,从“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意思是说朋友送的礼物如果只有车马,没有祭肉,孔子也不会行拜礼)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人们很重视祭祀祖先,即使别人送再多的东西,如果没有祭肉,主人也不会高兴等。

    当然,虽然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带有明显时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会的腐败气息的言论,但从整体上看,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治家治国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

    因此,它仍是一本好书,孔子也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篇四: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

    《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

    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

    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

    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

    《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

    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

    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

    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

    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

    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

    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

    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

    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

    《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

    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

    ”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

    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

    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

    “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

    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

    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

    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篇五: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

    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

    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

    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

    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

    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于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

    ”能将一部《论语》经典讲得深入浅出,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造诣。

    在“君子之道”章节,作者对君子进行了精辟讲解。

    但书中有个观点让我费解,“君子的社会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

    虽然是复制的,但求亲们可以采纳!

    论语的读书感悟怎么写|论语怎么写》由(三晋范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3 三晋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400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