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申请书 | 党团范文 | 讲话发言 | 作文大全 | 报告叙述 | 合同范文 | 党建教育 | 入党材料 | 心得体会 |
三晋范文网
  • 读书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军训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解放思想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教师笔记
  • 您的位置:三晋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体会 > 正文 2019-11-04 07:34:02

    潭嗣同的事迹_谭嗣同简介事迹

    《谭嗣同的前生与来世》

    中国农历戊戌年八月十三日,潭嗣同大声呼喊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口。

    他本来可以像康有为一样,或者逃到南方,也可以像梁启超,在日本公使的帮助下逃到日本,放弃改良,进而革命。

    但所有人都不明白,明明可以活的人,仅仅为了“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就从容的去赴死了。

    大清建国254年以来,满清差点就把有骨气的中国人给杀光了,幸而有他谭嗣同的一死,才让中国人的骨气又立了起来,被磨光的棱角又分明起来,弯曲的膝盖又直了起来,灰沉的心又激昂起来。

    古人有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潭嗣同就是如此的大侠,让人身居现在,而尚能为百年前的他所激荡。

    外国的历史学家总说:中国文明太奇怪了,竟然能够传了二千多年,一脉相承,让人不可思议。

    其实,只要让他们看看中国每个时代的大人物,他们看似在那个时代是孤单的个体,而从整个历史长河中,他们个个交相辉映,照亮了二千多年的中华文明,让每个中国人看清楚,中国人究竟是何种模样的,而不至于渐失了中华的精神!

    在许多人眼中,儒家都是唯唯诺诺,小心谨慎,乱世的时候,躲在一旁,太平了,就出来治天下,仿佛儒家全是贪生怕死的人物。

    但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侠,我认为就是子路,儒家的第一代弟子。

    那时,他出使在国外,听说卫国大乱,就急着奔回去。

    别人劝他说:“你去也来不及了,不要惹祸上身吧。

    ”子路却说:“我拿着国家的俸禄,当然不能逃避灾祸。

    ”,然后他就逆着出逃的人群,只身闯进了高台。

    他本来是个武艺高强的人,但那时候已经六十三岁了,不小心被人割断了系在下巴的缨绳,头上的冠帽就摇摇欲堕了。

    子路叹了口气说:“君子即使死了,冠也要戴正。

    ”于是停下手,把缨系好,冠扶正,石乞等人乘机一拥而上,杀死了他。

    他本来也可以不死的,卫出公的手下都跑光了,他就是不回去又有什么呢?可他就是忘不了自己的职责,决不躲难,要死的时候就坦然的死了,真是位大情大性的人物,他如谭嗣同一样,可以不死而又非死不可,他们的事业是失败了,但他们的做人也就成功了,精神也由此竖了起来。

    这样的死,又有何惜呢?

    约一千年之后,隋朝又出了一个尧君素。

    那时候隋朝快亡了,他原来的顶头上司屈突通来劝他:“我都已经失败了,天下都响应了唐王朝,你也降了吧!”。

    尧君素就骂他:“主上把国事交与你,你却降了唐。

    你现在乘的马,都是主上给你的,你有什么面目来见主上?”。

    屈突通愧不能答,只好走了。

    唐军又把他的妻子孩子拿出来,劝他降了吧。

    尧君素又说“天下事岂是你妇人所懂的!”拿出箭来,就把他的妻子给射死了。

    最后,他对着守城的士兵说:“我又何尝不知道天下的事势呢?如果隋朝真的亡了,那我也跟着隋朝一起去死吧!”。

    结果,同一时代的人,他的名字就入了隋书,而屈突通则入了唐书。

    尧君素事的是一个无道昏君,但他守的却是一个臣子之节,别人说:这是愚忠啊!死的有什么价值呢?但对于尧君素而言,他不是为了隋炀帝而死的,而是为隋朝死的,他跟着隋文帝建立了隋朝,隋朝就是他一生的心血,隋朝都没了,他活着的目标也没了,他活着又有何益呢?他同样是可以不死又非死不可的人。

    他们不是与自己的生命过不去,只是有时候,死比生,来的更有价值。

    又是一个七百年,历史走进了宋朝的终结。

    陆秀夫在厓山,已被张弘范逼到了悬崖。

    他望着狂卷的波涛,若隐若现的礁石,知道宋朝完了。

    他就催促着结发的妻子先跳海。

    然后身穿着朝服,跪在赵昺面前,沉重的说:“国事至今已经一败涂地,陛下应当为国死,千万不要像恭宗一样被人俘虏。

    德佑皇帝远在大都受尽了屈辱,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

    ”说罢,他背起九岁的赵昺,又用素白的绸带与自己的身躯紧紧束在一起,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向船弦,踏上了从临安到厓山的最后里程、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海……陆秀夫只说了“陛下应当为国家死”,没说自己也应当为国家死,但最后却是一家子随着宋朝死了。

    有时候在我们看来,这些人真傻。

    因为我们很难理解,宋朝三百二十年的基业,对于无论是人民,还是臣子的,是多么大的向心力。

    宋朝不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亡了,没人会为他去死,因为他的根基很浅,对人民还没什么公信力,宋朝已经三百二十年了,以二十岁一代来算,足足有十六代人,中国人民共和国到如今,也不过三代的光景吧?只有一样的到了三百年后,我们才能感受到国家对于我们意味的是什么,陆秀夫的行为,究竟是傻还是不傻,也只能那个时候的人最有资格评判。

    也就约莫一百年的光景,中国又有一位极有名的人物,加入了这个殉葬者的行列,他就是方孝孺。

    他帮着建文帝削藩,结果燕王朱棣坐不住了,就一直打到了南京城。

    建文帝自焚死了,朱棣就逼着方孝孺写即位诏,方孝孺坚决不从。

    朱棣威胁他:“你不写,我就诛了你九族!“方孝孺照样不买他的帐:“就算你诛了我十族也没用!”这个朱棣就火了,可是自古至今,从来没有十族一说,只有诛九族。

    朱棣偏偏要创个“诛十族”出来,就把方孝孺的门生朋友也编成了一族,一共873人被凌迟处死。

    如谭嗣同殉国,就死了他一个,最多如陆秀夫,也就一家子,但如方孝孺诛十族,其惨烈与悲壮,实在是古今第一。

    他本可以不死,写个诏书,还是荣华富贵。

    可他为什么要死呢?那时明朝也才三十年的光景,没那么深的感情啊?原因其实是很简单的,如果建文帝不照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的计划削藩,他还是可以舒舒服服的做他的皇帝,但他接受了方孝孺他们的意见,为了政权的统一与安定,决意削藩。

    最后失败,建文帝也死了,他是为了国家死,那么方孝孺又有何面目活下去呢?建文帝为国事而死,那么方孝孺为国事死也是义无反顾的,他并非是为君而死,而是为国事而死,所以他这一死,将他的气魄都展现了出来,平时虽然是个规矩的儒生,但到要死的时候,也是从容的赴难,没有丝毫的畏死。

    他死的让人敬佩,因为他的死,让人看到了民族的精神!即为国死,乃人生之乐事,有何惜哉?

    谭嗣同在死前,感叹没人理解自己,给梁启超写信说:“嗣同不恨先众人而死,而恨后嗣同死者虚生也。

    啮血书此,告我中国臣民,同兴义举。

    ”但我们可以看见,历史上,子路倒下了,又有尧君素,他倒下了,又有陆秀夫,陆秀夫死了,又起来个方孝孺,满清绞杀三百多年,还是会有谭嗣同站起来,只要我们眼见着先辈,就会不断有后起之秀涌现出来,共襄国事,不惧生死。

    纵然当世无人理解,谭嗣同又何愁未来无人成为知音呢?民族之精神,正因为有此辈在,而能继千年而不灭。

    无论什么时候,我中华民族,亦不会泛此种大人物,因为民族之精神,总会在危亡之时,激励着后人站出来,接过这精神,使之传承之永久。

    ---文/国士无双

    个人观点:待续......参考资料:http://zwjily.yculblog.com/post.612402.html

    潭嗣同的事迹_谭嗣同简介事迹》由(三晋范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3 三晋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400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