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申请书 | 党团范文 | 讲话发言 | 作文大全 | 报告叙述 | 合同范文 | 党建教育 | 入党材料 | 心得体会 |
三晋范文网
  • 读书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军训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解放思想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教师笔记
  • 您的位置:三晋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体会 > 正文 2019-10-31 07:34:11

    中国古代有关反省的名言及实例:名人爱劳动的事例

    中国古代有关反省的名言及实例

    个人理解,“反省”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

    那么从这个角度选择,我找了几个古代名言、俗语和相关的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反省”的中国古代名言及故事

    一、名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

    【同义的名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何逊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孟郊

    故事:【明·张岱《课儿读》典故】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句格言采自古诗汉乐府《长歌行》,原诗是这样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可以看得出来,最后这两句乃是全诗的结语,是诗人作诗咏叹的主旨所在。

    诗中借园中葵春天茂盛秋天衰败的形象,来比喻人生少壮时的美好和老大时的凄惨;以及用河水东流不返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不会为一个人而留住,都只是为了最后这两句警言。

    二、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故事:【《世说新语》“周处知错就改”的故事】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

    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

    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

    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

    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

    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三、俗语:“一山还比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上有人”

    故事一【“年少轻狂”的苏东坡】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

    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婉转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谈。

    故事二【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

    清代名医,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叶天士曾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

    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

    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

    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故事三【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

    他也因此有些骄傲。

    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

    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四、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

    故事:【胡适“日省”的故事】

    20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重量级人物胡适,后来还担任过北大校长,这位位博学多才、学贯中西、文史哲兼通、著作丰富的大学者从小就接受了母亲让他“日省”的教育。

    胡适出生在安徽绩溪一个世代经商的家庭里。

    在年仅两三岁时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学写方块字,背诵《三字经》、《千字文》,三岁后入家塾。

    但是很不幸的是,父亲在胡适不满五岁时便因病去世了。

    此后便由母亲冯顺弟担负起教育胡适的重任。

    胡适的父亲胡传是一位仕官学者,两人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冯氏受丈夫影响很深,她十分敬佩丈夫的人品和学问,丈夫在世时教给她不少古文知识,如《论语》以及其它一些几世流传下来的经典书籍。

    冯氏常常用丈夫教给她的道理和知识学以致用,用来教育儿子,特别是用《论语》等教育孩子要学会日省自律。

    南方的冬天其实并不比北方暖和,相反由于屋里没有北方那样的炕要比北方冷很多。

    胡适的家乡绩溪上庄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冬天来临时,就非常的冷。

    这时候,早上起早去上学,小胡适就不太愿意了,因为被窝里实在是太暖和了。

    有一天早上,窗外刮着呼呼的大风,院子里和路上可以说是滴水成冻,7点半已过,小胡适还躲在被窝里,整个脑袋像一只小乌龟样缩在被子里。

    母亲在外屋做好了早饭,就喊:“适儿,该起床了,吃早饭了,吃完了上学去?”母亲喊了半天,见胡适没反应,就进屋掀开胡适的被子,对他说:“儿子,该起来了,再不起来,上学就来不及了”。

    被子被母亲一掀开,胡适立即感到有一股冷意,不高兴地说:“娘,没听到外面这么大的风吗?我不去了,太冷了。

    ”“乖啊,怎么能不去呢?不去可就落下了,和其他同学不同步了。

    ”但是,母亲的话小胡适一点也听不进,对母亲的坚持也表示不理解,丢下一句“不去就不去”,干脆就把整个脑袋都缩进被窝里了。

    母亲这下也很来气了,不过她还是压住了心头的活气,尽量温和地对孩子说:“你父亲在世时,就经常说过,一个人如果任由着自己的性子去,不能对自己有点自我约束是成不了大事的,你现在就因为刮一点点风就不想去上学了,你还对得起你父亲吗?”在被窝里,胡适听到母亲提及父亲,顿时知道自己的行为让母亲伤心了,也想起了父亲平时对自己的严厉的教导。

    于是,一骨碌翻身起床,说:“娘,你别伤心,我去我去。”

    就这样,母亲冯氏遵循丈夫的遗志,时常教导儿子要学会自律。

    同时,她还让儿子通过经常性地反省来约束自己。

    她以曾子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来鞭策和鼓励儿子。

    每天临睡前,胡母就坐在床沿上,叫儿子站在窗前搁脚板上“省吾身”:今日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该背的书是否背熟,该写的贴是否写完。

    胡母在督促儿子自省之后,又对儿子讲他父亲生前的种种好处,是如何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的,说:“我一生只晓得你父亲是一个完全的好人,对自己非常的严格要求,每天都会静思反省。

    你要学他,不要丢他的脸。”

    经过母亲这样的谆谆教导后,当又一个寒冷的早晨来临时,小胡适也想再多睡会,但他就用母亲的话来提醒自己,以父亲为榜样,立刻就起床了。

    所以后来,每日晨光微露时,胡母叫一下儿子,胡适就很快起床了,因为学塾的钥匙放在老师家里,所以胡适总是天蒙蒙亮时就得赶到老师家门口。

    听到敲门声,里面就有人把钥匙从门缝里递出来。

    胡适接到钥匙后,就立即赶往学塾把门打开,一人静坐读书,等待老师和同学到来,天天如此。

    胡适长大后,想起自己的母亲小时候对自己的教育,说是“慈母兼严父”,母亲给予胡适的爱让胡适终身感念,同时,母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特别是让自己学会了约束自己更是对他以后的为人处世乃至治学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还有2句也能体现是“反省”后的结果,但没找到合适的实例说明,只能供您参考一下啦。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魏征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

    中国古代有关反省的名言及实例:名人爱劳动的事例》由(三晋范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3 三晋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400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