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申请书 | 党团范文 | 讲话发言 | 作文大全 | 报告叙述 | 合同范文 | 党建教育 | 入党材料 | 心得体会 |
三晋范文网
  • 读书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军训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解放思想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教师笔记
  • 您的位置:三晋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正文 2019-11-18 07:39:52

    《我为什么而活着》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实录

    一、教学实录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思想家、哲学家、曾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罗素作品《我为什么而活着》。

    课文标题“我为什么而活着”是个设问句,运用设问句作为文章的题目,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用简明的语言说一说。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生:运用设问句为题,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生:设问往往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

    师:是的,设问类文题,确实有像你们说的这些好处。

    你们还见过类似的文题吗?

    生:贾祖璋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师:一看到这样的题目,首先就要我们先作一思考,激发我们阅读文章的兴趣。

    像我们的《语文读本》中就有这样的一些题目。

    如摩罗《巨人何以成为巨人》宗春山《男女分班有必要吗?》贺仲明《阿Q为什么是农民》。

    在高考作文中,好多考生也用设问式的命题来提高阅卷老师的注意力。

    如《既生亮,何生关张?》《谁偷了玉坠?》等。

    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通读文本,明确“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一问题。

    (学生通读课文,教师巡视)

    生:寻求爱情。

    生:寻求知识。

    生:同情心。

    师:刚才三位同学说出了“我为什么而活着”的原因?但我发现,前面两点的表述在结构上是一致的,同学们能否把第三点也改为结构一致的短语呢?

    生:富有同情心。

    生:同情人类苦难。

    师:同学们回答非常好,这样就使这三个原因,在语言结构上保持一致,都是动宾结构。

    同学们,你们从这三个原因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三个分论点都处在每段文字的开头。

    生:虽然都处于开头,但在表述上有所变化。

    第二个分论点加上了“以同样的热情”,第三个分论点加上了“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

    师:分论点处于开头,观点鲜明醒目。

    但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述呢?不如用结构一致的短语表达更为简洁吗?

    (学生思考,相互讨论)

    生:这样表达是为了使各个分论点之间,在结构上衔接紧密,逻辑性强。

    同时也说明这三个分论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有一定的层进关系。

    师:是的,这三个分论点是一种层进式的关系。

    “对爱情的渴望”是就个体自我而言,是人类最原始的感情;“对知识的追求”是就自然与社会而言,是提高自己素养必须的精神活动;“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就整个人类或宇宙而言,是最高的情感。

    刚才我们说了,主体内容不是并列式结构,是层进式结构。

    那么你们还知道,议论文的结构方式还有哪些呢?

    生:对照式和总分式。

    如本文在文章的整体结构上看,就是总分总结构。

    第一段总起,提出人生的追求三个方面;接着的三段分述寻求爱情、寻求知识、同情人类苦难的理由;最后总结,再次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了议论文另外两种结构方式。

    且举了本文的例子,说明是总分式结构。

    那么哪位同学能举出对照式结构的例子?

    生:我们高一学过的韩愈的《师说》中就用了对照式的结构方式。

    文章在引论中明确提出“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中心之后,一正一反地展开文章。

    第二段段首提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论后点,后面列举了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种种现象做说明。

    第三段段首提出“圣人无常师”的分论点后,以孔子的言行来证明。

    这里,二三段就构成了正反对照。

    师:对的,这位同学对课文的理解非常深刻,高一的内容现在还记忆犹新,真是了不起。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下发的爱尔兰巴克莱的《幸福》一文。

    认真阅读,请从行文结构和论证方法上与《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进行比较。

    (学生先自学《幸福》,然后小组讨论,最后班里交流)

    生:这两篇文章在结构上都呈现出思路清晰的特点。

    《幸福》一文在整体结构上采用了总分结构。

    先总说幸福的生活有希望、有事做和能爱人的三个因素,提出总的观点;接着从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而《我为什么而活着》则是总分总的结构。

    生:我觉得两文不光在整体结构上有所不同,在文章主体结构上也有所不同。

    《幸福》的主体是并列式结构,这三个分论点有希望、有事做和能爱人是可以变换次序的。

    而《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主体分论点是不能变换的,它是层进式结构。

    生:两文主体部分的分论点所处的位置都在开头,《幸福》一文比较清楚,结构也一致;但与《我为什么而活着》相比,显得逻辑性不够严密,过渡性不好,缺少富有变化的特点。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比较的很到位。

    作为议论性的文章在表述上各有特点,各显异彩。

    下面请同学们再从论证的方法上看看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

    生:我还觉得这两篇文章在论证方法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论据的使用上。

    《幸福》一文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先用了亚历山大和英国老妇人作事实论证,论证前两个分论点,最后用诗人白朗宁的话论证最后一个分论点。

    论证方法呈现出多样性。

    而《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主要采用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显得单一。

    生:《幸福》一文在分论点论述中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每个论据的后面,还加上一些精要的分析。

    师:同学们比较分析非常精当。

    尤其是最后一个同学比较得更为细切。

    好的议论文写作,我们不光要找出论据,更要有自己的分析,打通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使文章充分体现出论证严密性。

    刚才同学们说了《幸福》一文,议论文的论据体现了多样性,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既有例证又有引证。

    而《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论据的使用极为单一。

    同学们是否可以把其中某一个分论点的论据丰富一下。

    (学生思考,组内讨论交流)

    生:对爱情的渴望这个分论点,可以增加一些事实论据,进行摆事实论证。

    《边城》中的翠翠对傩送的爱的执著、《梁山伯和祝英台》中的祝英台对梁山伯的爱的坚守;《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爱的坚贞;《长亭送别》中莺莺对张生的爱的痴情。

    都可以用来论证对爱情的渴望的分论点。

    生:对爱情的渴望这个分论点,我们还可以用莎士比亚等一些名人名言加以论证:

    ①莎士比亚说: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

    忠诚的爱情充溢在我的心里,我无法估计自己享有的财富。

    ②张爱玲说: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中得到快乐。

    ③摩路瓦说:爱一个人原来就是在冰箱里为她留一个苹果,并且等她归来;爱一个人就是拨通电话时忽然不知道要说什么,才知道原来只是想听听她那熟悉的声音,原来真正想拨通的,只是自己心底的一根弦。

    ④席慕容说: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

    生:对知识的渴求这个分论点,可以用这样的一些名言加以论证:

    斯特恩: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对财富的追求,越追求,欲望就越强烈。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苏霍姆林斯基: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

    生:对人类富有同情心的这个分论点,可以用这样的一些名言加以论证:

    ①德国尼采说: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准。

    ②美国马尔登说:同情是你所能给别人的最佳礼物。

    ③意大利薄加丘说:对不幸的人寄予同情,是一种德行。

    ……

    师:同学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文章的学习就告一段落了。

    可以说人为什么而活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希望各位同学既要明白“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的道理,还要学会议论文写作的常见结构以及论证的方法。

    二、教学反思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这两个命题,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引发了一些争论。

    我认为这两个教学命题,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对立中的统一。

    “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础,“用教材教”是对“教教材”的拓展、延伸、扩充和深化。

    其实说白了,“教教材”就是走进教材;“用教材教”就是走出教材。

    而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认识到“走出教材”与“走进教材”是有机联系着的,是达到两相宜的,不是随意衍生的,是相互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的。

    “走出教材”绝不走出课时教学目标,是从教材文本自然地“走出”,而不是虚假、生硬地强行安插。

    为了做好这两个命题的有机结合,我以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作一教学尝试,通过实践我有下面一些启示:

    1.教学目标确立要准确。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文章主旨比较清晰,学生从文章标志性语词,就可以看出,此文表明了“我”为了寻求爱情、寻求知识和富有同情心而活着的这一主旨。

    同时文章结构也非常明朗,总分总式的结构,层次清楚。

    但由于是哲理性散文,且是外国作家的作品,所以语句比较艰深,学生比较难懂,即使教师加以点拨,恐怕也是理解不透彻。

    鉴于此,我作了这样的设想,干脆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对文章结构的学习和论据的使用上,以读促写,帮助学生学习议论文的架构以及论据的积累和组织,把读和写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也符合教学要求。

    高二学生作文训练是议论文为主,同时单元“写作指导”是《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是就议论文的论述深刻性的指导。

    再者,我们的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结构凌乱,论据不会使用上。

    2.教学内容选择要妥当。

    为了体现“走进教材”和“走出教材”,也就是“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有机结合的特点,我首先立足课本,让学生走进教材,选取了文题、结构以及论据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大胆地放弃了文句内容的分析,这体现了“教教材”的要求,为学生走出教材打了基础、作了铺垫。

    同时这样选取也符合“用教材教”的思想,一篇文章可学习的内容很多,关键要选取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内容,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光让学生走进教材,最好还应该让学生走出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宽、延伸、扩充、丰富。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引导学生研讨设问性的题目妙处,学生通过回溯以前学过的篇什以及了解高考作文拟题,提高学生对设问性题目的认识。

    “走出教材”这一点,我在在学习文章结构时,适时的选取了爱尔兰巴克莱《幸福》一文,引导学生作了比较性的阅读。

    由于此文在文章结构和论据的使用上与《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有一定的异同点,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帮助了学生很好地把握了议论文的结构以及论据的种类。

    3.教学方法选取要科学。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把地球撬起来。

    课堂教学更是如此,给学生一个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本课我主要采用引导教学法。

    通过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投入文本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明晰文题的精妙和结构的清晰。

    为了更好地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论据相关知识,选取了《幸福》一文,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学生更好地指出两篇文章在结构和论据上的异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引导学生丰富课文的论据,也比较好的让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使学生体会到要想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要学会多角度地运用论据和论证方法。

    《我为什么而活着》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实录》由(三晋范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3 三晋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400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