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申请书 | 党团范文 | 讲话发言 | 作文大全 | 报告叙述 | 合同范文 | 党建教育 | 入党材料 | 心得体会 |
三晋范文网
  • 读书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军训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解放思想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教师笔记
  • 您的位置:三晋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正文 2019-10-24 07:37:46

    他的故事 [名人名言和他的故事]

    名人名言和他的故事

    10个名人名言的故事·名言

    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书摘

    3.学知不足,业精于勤。

    ——(唐)韩愈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张载

    6.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8.谁游乐无度,谁就没有功夫学习。

    ——(法国)谚语

    9.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0.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唐)杜甫

    10个名人名言的故事·故事

    1、孟母断布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

    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

    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

    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

    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

    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

    后来他成了着名的大思想家。

    2、映雪囊萤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

    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

    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

    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

    3、司马光读书

    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很差,别人背一篇文章,读三四遍就可以了,差一点的读十遍也就差不多了,可他每次都要读几十遍才行。

    为了背文章,司马光看书常常看到深夜,但是因为白天也在看书,所以一到晚上他就困得睁不开眼睛,有时竟会迷迷糊糊地躺在那儿睡着了。

    后来,他拿了一段圆木头来当枕头。

    半夜,他一翻身,圆木头就滚走了,头部跌下来就马上会清醒,又可以起来继续看书了。

    他把圆木头叫“警枕”。

    4、苏步青刻苦学习的故事

    苏步青,1901年生,我国着名数学家、学者,曾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

    他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在地里劳动:放牛、割草、犁田,什么都干。

    那时他想,这辈子肯定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恰好,村里一户有钱人请了家庭教师,教他的公子读书。

    苏步青有空,就在窗外听听,随手写写画画。

    想不到,那位公子没学好,苏步青却因此学到不少知识。

    他的叔叔见他这么想学习,便拿出钱,说服苏步青的爸爸,把他送到百里之外的一所小学去读书。

    在小学的第一个学期,苏步青考了个倒数第一名,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热忱地鼓励他。

    这使苏步青大受感动,决心发愤图强。

    真下了决心,情况就不一样了,从第二学期起一直到大学毕业,他每学期都考第一。

    苏步青是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典范。

    他从小学起,就抓紧时间读了好多好书。

    进初中后,他的第一篇作文交上去,教师一看,那写作方法,很像是古代着名的《左传》的写法,便怀疑这是不是苏步青自己写的。

    上课时,老师要考考他,随便点了《左传》上的一篇文章,要他说说写的是什么。

    不料,他立即一字不错地把那篇文章背给老师听。

    这使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原来,他读《左传》读得能够背出来了!

    5、不耻下问

    释义: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人叫孔圉,勤奋好学,而且很谦虚。

    他死了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彰他,并让后人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就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所以,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也是卫国人。

    他认为孔圉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称他为‚孔文子‛,似乎是有点评价过高了。

    他想来想去,觉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请教。

    子贡说:‚那个孔文子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子贡听孔子这样一说,猛然省悟,顿时感到心悦诚服。

    6、手不释卷

    发音shǒubùshìjuàn

    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

    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示例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

    (清〃王晫《今世说〃德行》)

    7、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

    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

    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

    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

    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

    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匡衡家穷买不起书。

    同乡有个富翁家中藏书很丰富。

    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却不收分文工钱。

    富翁感到很奇怪,问匡衡为什么?匡衡说:‚我不想要工钱,只希望您能把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我可就很心满意足了。

    ‛富翁听了,被他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从此,匡衡就有了极好的读书机会。

    史书上说,匡衡精力充沛,超越常人,富翁家的丰富的藏书,加上匡衡本人的勤奋努力,终于把他造就成为一位知识学问渊博的学者。

    当时的读书人中甚至流传着这么几句口碑:‚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没有人能解说《诗经》,匡衡恰好来了;匡衡给大家解说了《诗经》的疑

    义,大家开心得都笑起来)。

    ‛可见他声誉很高。

    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拜他为师,跟他学习。

    汉元帝的时候,张衡受推荐被朝廷任命为郎中,再升为博士,给事中。

    这时先后发生了日蚀和地震,汉元帝心中惶恐,怕是上天降下的灾殃警兆,就向大臣们咨询政治的得失。

    匡衡上奏,列举历史事实说明天象只是一种大然的阴阳变化,祸福全在于人的作为,人类社会的风气,更在于朝廷的教化倡导和影响。

    因而皇上应当裁减宫廷的费用,亲近忠臣正人,疏远佞臣小人,选拔贤材,开放方路接纳忠谏,等等。

    汉远帝很赞赏匡衡的见识,提升他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汉元帝庞爱傅昭仪和她的儿子定陶王超过了皇后和太子。

    匡衡对此提出了恳切的规劝,透彻地剖析‚正家而天下定‛的道理,要防止招致国家的祸乱。

    匡衡在朝廷中参议大政,引经据典,阐明法理道义,很受赞赏,由此升任为光禄勋、御史大夫,后来又升来丞相,封为乐安侯。

    汉元帝时,宦官中书令石显专权,排挤陷害贤良。

    匡衡也害怕他,不敢指摘。

    汉元帝去世之后,汉成帝即位,匡衡和御史大夫甄谭联手弹劾石显,揭露他和党羽的种种罪恶。

    石显和爪牙都受到应有的惩办。

    但朝中大臣也有人认为,匡衡身为辅政大臣,早年不及时参奏揭发,却阿谀曲从,没有尽到责任,对他提出弹劾。

    匡衡也自感惭愧,一再请求辞职,后来终于因多占封地的事被罢了官。

    后人根据匡衡的故事,概括出一句成语‚凿壁偷光‛,形容勤奋好学。

    8、国外故事一

    曾经有人问爱迪生:“成功的首要要素是什么?”

    爱迪生答道:“每个人整天都在做事。

    倘若你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你做事就整整做了16个小时。

    其中大部分人一定一直都在做一些事,不同的是,在于他们做很多很多的事,而我却只做一件。

    如果你们将这些时间运用在一件事情、一个方向上,一样会取得成功。”

    他的故事 [名人名言和他的故事] 》由(三晋范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3 三晋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400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