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申请书 | 党团范文 | 讲话发言 | 作文大全 | 报告叙述 | 合同范文 | 党建教育 | 入党材料 | 心得体会 |
三晋范文网
  • 转正申请书
  • 入党自传
  • 入党申请书
  • 思想汇报
  • 入党志愿书
  • 入党写作指导
  • 入党程序
  • 您的位置:三晋范文网 > 入党材料 > 转正申请书 > 正文 2019-11-21 07:36:02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什么意思

    人的认识和行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

    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用心揣摩,从而在该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识,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

    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拓展资料: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有三个要点:

    第一,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

    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

    第二,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

    显然,王阳明所谓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

    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在本质上是集道德、伦理、政治于一体的道德人文哲学。

    参考资料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什么意思 》由(三晋范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3 三晋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400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