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申请书 | 党团范文 | 讲话发言 | 作文大全 | 报告叙述 | 合同范文 | 党建教育 | 入党材料 | 心得体会 |
三晋范文网
  • 购房合同
  • 劳动合同
  • 租赁合同
  • 买卖合同
  • 施工合同
  • 销售合同
  • 工程合同
  • 转让协议
  • 借款合同
  • 您的位置:三晋范文网 > 合同范文 > 劳动合同 > 正文 2019-11-05 07:39:03

    关于秋天的诗句|秋天的唯美句子

    标题】:枫桥夜泊①

    【作者】:张继

    【格律】:七绝

    【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②。

    姑苏城外寒山寺③,夜半钟声到客船④。

    【全部注释】

    ①.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此诗题一作《夜泊枫桥》。

    ②.江枫:水边的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

    后人因此诗而将当地一山名为"愁眠"。

    ③.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

    ④.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夜半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

    欧阳修《六一诗话》曾云:"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

    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庚溪诗话》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

    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

    '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

    '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

    '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

    "宋人孙觌绝句《过枫桥寺》:"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诗薮》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

    诗流借景立言,唯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

    《唐诗摘钞》:"夜半钟声,或谓其误,或谓此地故有半夜钟,俱非解人。

    要之,诗人兴象所至,不可执着。

    必曰执着者,则'晨钟云外湿','钟声和白云','落叶满疏钟'皆不可通矣。"

    【鉴赏】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

    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

    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相衬托,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

    全诗以一愁字统起。

    《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

    "《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

    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

    "《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2.

    【原文】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

    登高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登高》赏析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

    夔州在长江之滨。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

    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

    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

    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

    “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

    “悲秋”两字写得沉痛。

    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

    “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徘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

    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

    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

    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像“无意于对”。

    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

    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此诗的名句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

    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关于秋天的诗句|秋天的唯美句子》由(三晋范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3 三晋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400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