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申请书 | 党团范文 | 讲话发言 | 作文大全 | 报告叙述 | 合同范文 | 党建教育 | 入党材料 | 心得体会 |
三晋范文网
  • 政府政务
  • 分析材料
  • 党委党建
  • 民主生活
  • 先进性教育
  • 保先教育
  • 您的位置:三晋范文网 > 党建教育 > 政府政务 > 正文 2019-11-10 07:43:58

    结合《踏莎行》一词评价秦观词特色 踏莎行秦观艺术手法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元祐初,苏轼极力推荐秦观,即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因竞争株连被贬谪,一生穷困潦倒,卒于藤州,年五十二岁,著有《淮海词》。

    绍圣三年。

    秦观徒郴州。

    四年春暮,作《踏莎行》(雾失楼台),词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是秦观贬官后写的一首小词,风格有别于前期创作。

    满目凄凉,无限惆怅,迁客之孤清,失意之哀鸣,揉和着清丽典雅的风格,跃然纸上。

    婉约词宗秦少游在描写羁旅行役的词作中,

    这首题为《踏莎行》(雾失楼台),实为力作。

    现在我就《踏莎行》(雾失楼台)谈谈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一、秦观词独特的白描手法。

    就艺术来说,朴素是一种美,白描手法具有朴素之美。

    《踏莎行》朴实无华,几乎没有运用什么华丽词藻,迁谪的哀怨,孤苦悲伤,委婉道来,读者不禁为之叹息。

    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望断桃源无寻处"。

    巧用"迷"与"失"两字,构成互文"迷失",空濛自然景色的描述,暗示自己如履薄冰的处境。

    不加渲染,全无雕琢的嫌疑,平常的语言,自是生情。

    从词的上阙淡淡的几句描述,我们就可以知晓作者当时的生活环境,住在"孤馆"中;感觉着料峭"春寒";听到的是"杜鹃"‘不如归去'的凄惨叫唤声;看到的是薄暮"斜阳"。

    层层围绕,就四个平常的词连缀在一起,把作者无法忍受,没有希望的痛苦心境,充分显示出来。

    "不加雕琢,水到渠成",实在是难得的妙词。

    秦观非常善于白描。

    《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也是运用了白描手法,遣词使语,生动鲜明,使人历历如见,是天生的好言语。

    秦观的作品有很多篇目是描写"花间"、"尊前"的。

    他饱尝过尘世的苦难,对下层人物有很深的同情感。

    他笔下绝没有那种卖笑追欢、自甘堕落的荡妇形象,他同情下层妇女的苦难,怜悯她们的不幸,他描绘了这些妇女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作者内心世界的剖白,加上他在借鉴了韦庄、柳永的白描手法基础上有所发展,使文辞更加生动、真切,从而丰满了词的表现手法。

    如:照水有情聊整鬓,倚栏无绪更兜鞋。

    眼边牵恨懒归来。

    --《涴溪沙》

    再如;

    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一丛花》

    前一首词写一少妇春困无聊,依柳怀人的情态。

    后一首词写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自然而平实的描述,朴实真挚。

    令人回味无穷。

    二、秦词凝炼、娴熟的语言技巧。

    陈匪石曾评《踏莎行》说:"‘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表面写景。

    而怨诽之情寓焉。

    孤馆点出旅愁,馆已孤矣,春寒从而又闭之,凄苦之境,亦君门九重之叹。

    于是只闻杜鹃之声,而于声中,又俄而斜焉,俄而暮焉,则日坐愁城可知,不必写情而情自现矣"(《宋词举》)。

    我以为"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充分体现了秦词的语言造诣。

    孤独凄清的羁旅生活,时刻被"春寒"所侵袭。

    本就是"孤馆",加之"春寒",又一"闭"字,把"孤"与"寒"紧紧联在一起,真可谓"雪上加霜"了。

    这时太阳又偏偏落下去了,给孤身独影的词人,要添几多忧愁,几多凄凉!短短的两句,只十四个字,把作者的点点泪、声声恨于概其中。

    使读者如设身处地,便觉得作者有无边无垠的愁绪,比江,似海,无处倾诉。

    愁不尽,泪空流。

    下阙有"砌成此恨无重数"。

    "恨"是人的情感,怎么能"砌"呢?似乎叫人不可想象。

    秦观用一动词"砌",很形象,使全句活起来了,扩大了读者思维空间。

    秦观是一位以"愁"字为基调的词人,文章的"愁"与"恨",有一种说法是国愁,还有一种说法是私愁,我以为读者如能全面分析作品,不难看出,这两种说法是相通的,词中没有什么豪壮言辞,就词理解,作者官职一眨再贬,萍寄他乡,想到过去的美好,那"鵷鹭同飞盖"是一去不复返了,与朋友的分手,情人的离别,无止境的党争,国恨、私恨交织在一起,就像无数的"恨"在一层一层地堆砌,永无止境。

    语言的凝炼,不愧为婉约派中的语言大师。

    秦观语言的凝炼委婉,不仅仅是表现在《踏莎行》中,在其它作品中亦有表现,如: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

    --《蝶恋花》

    又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词中或抒情,或写景,亳不掩饰,不加浮夸,技巧纯熟,避免繁冗,读时引起联想,耐人玩味."杜鹃声里斜阳暮"中的"斜阳暮"尤其令人叫绝。

    "斜阳"表示日将落;"暮"亦表示日落。

    乍一看,似乎是语病。

    有重复的嫌疑。

    其实不然。

    古人有诗曰:"明月皎夜光"。

    "明""皎"、"光"都表示明亮,并不显得重复,常被后人引用。

    一声"斜阳暮",使人倍觉作者悲凄肠断,跌入"愁如海"的深渊了。

    词的发展到了秦观生活的时代,大概有二百多年漫长的历史了。

    在这期间名家璀灿,如温庭筠、韦庄、冯延己、晏殊、晏几道、柳永、张先、苏轼,前后交相辉映,语言风格方面,日趋成熟,或凝炼、或凄婉、或流畅,各呈异彩。

    秦观正是博取众家的长处,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

    宋张先被称为"三影郎中",是因为他写出了"云破月来花弄影"。

    仔细体味,正如前人所论,妙在"破"、"弄"字铸炼得确切精当。

    与"月"、"影"相搭,产生了一种特有的朦胧之美。

    而秦观的"乱分春色到人家","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的"乱"、"凝"、"背"在炼词上与张先有异曲同工之妙。

    秦观的"天粘衰草",炼字极工,就好像草有粘性。

    可以粘住天体,虽从杜牧的"连天草树芳"中得来,但反其意而用之,比他造诣更深,使语言更加自然,极其传神。

    三、秦观词的审美价值

    踏进自然,令人心旷神怡。

    昆仑的雄伟,黄河的奔腾不息,草原的辽阔,湖泊的怡静、柔和,无不给人以大自然的美感;一篇结构和谐,文字生动,作者用笔墨倾吐真情的文学作品,同样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踏莎行》(雾失楼台)的作者秦观生活在一个令人感到空虚的时代,连年不断的社会动乱,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宦官间的明争暗斗,他虽抱有富国强民的美好愿望,但无休无止的派系斗争,使他感到前途茫茫。

    这首词正是作者把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通过抒情宛转地表达出来的,从而赢得了无数读者美的赞赏。

    词的上阙"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展现出雾霭飘绕,遮蔽着楼台,月色朦胧,迷失了渡口的自然景色,纵是极目远眺,忘断天涯,桃源样的乐土也无法寻得。

    绍圣初年,章惇当政,变法矛盾十分激烈,由于秦观跟从苏轼抨击王安石新政而卷进了朝庭的派系斗争,新派得势,旧党大量遭受贬斥,卷进这场斗争旋涡的秦观,也没有能够幸免,词中明写生活实景,而宦海沉浮,仕途蹉跎的感伤情绪寓于其中。

    既可虚指情,亦可实指景。

    妙语双关,以达到物我统一的艺术境界,让读者进入作品的意境,体会到正是作者的愁心朦胧,才反馈出自然界的朦胧。

    使审美主体在理性情感的指导和支配下,含英咀华,推本溯源,从而深化了作品的美感.悲欢离合,本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

    似它们反映到人的大脑中用以描绘自然,则形成一种主观的情感,主观和客观进行了有机的组合,使感性上升为理性,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所获得的这种理性认识,也正是作品强烈、深刻的美感。

    而秦观反映悲欢离合的题材,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下阙有:"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表示了作者望还思乡的离愁。

    郴江水绕郴山而行,江山相依,千姿百态,才富有诗情画意,而今郴水流入潇湘去了,未免美中不足。

    作者通过写景,展示了自己孤处异域的境遇,迁客愁情,洒落字里行间。

    据《冷斋诗话》记载,苏轼绝爱秦词"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并书于扇上。

    秦词中具有审美价值的词不限于《踏莎行》,如作者抒发离人迷茫心境的《满庭芳》,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词意含蓄,虚实兼顾,自成风格,为人们所歌咏、吟唱、传诵。

    苏轼曾戏语秦观为"山抹微云君"。

    由此可知读者对秦词的酷爱,作品在读者中赢得的反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秦词在感情上注入了自己真挚的情思,或描写羁旅行役,或抒发离情别绪。

    都唱出肺腑之声。

    "唯有真言,才有美文。

    "艺术上秦观汲取了前人艺术创作的精华。

    把传统的借鉴同自己的创造融为一体,经过积淀、反思,形成了朴素典雅,凝炼委婉的风格,达到了"辞情兼胜,穷极工巧"的艺术高度,在我国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虽百代更迭,而艺术魅力永不衰竭,吐蕊飘香!当代学人给秦少游写下了"百代风流淮海赋,千古绝唱踏莎行"的赞词。

    我看是名副其实的。

    今天我们学习秦观的词,不仅仅可以学习他高超的艺术手法,还能体味出秦词有一种内在的真情之美,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可以陶冶情操,热爱生括,在品尝现代意识流作品的同时,再度探讨秦观词的艺术价值,我想,该别有一番情韵吧!

    结合《踏莎行》一词评价秦观词特色 踏莎行秦观艺术手法》由(三晋范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3 三晋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400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