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申请书 | 党团范文 | 讲话发言 | 作文大全 | 报告叙述 | 合同范文 | 党建教育 | 入党材料 | 心得体会 |
三晋范文网
  •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 生日祝福语
  • 结婚祝福语
  • 离婚协议书
  • 房屋租赁合同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满分作文
  • 您的位置:三晋范文网 > 常用申请书 > 高考满分作文 > 正文 2019-11-19 07:39:18

    听信谗言的君主的故事_不信谗言

    晋献公听信骊姬的谗言,要杀害太子申。

    太子申秉持忠孝的观念,自杀身亡。

    晋国上下都为太子申的就死感到惋惜。

    春秋时期,晋献公废嫡立庶导致晋国大乱。

    晋献公是晋武公之子。

    因晋武公当了三十九年的国君,所以晋献公继位时年龄已不小。

    晋献公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公子夷吾(后为晋惠公)都有贤能德行。

    晋献公五年(公元前672年),晋献公出兵征伐骊戎,得到骊姬和她的妹妹,晋献公对她们姐妹宠爱有加。

    几年后,骊姬生下一个儿子,叫奚齐。

    自骊姬生子后,晋献公就疏远了太子申生和重耳、夷吾,并产生了废掉太子的想法。

    于是派太子申生居住曲沃,派公子重耳居住蒲邑,派公子夷吾居住屈邑。

    而把骊姬和奚齐母子留在自己身边。

    他的刻意安排使晋国人都知道太子将被废掉。

    晋献公私下对骊姬说:“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

    ”骊姬假惺惺地哭着说:“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贱妾之故废嫡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

    ”她表面上夸奖太子,暗地里则指使人说太子的坏话,恨不得早日废掉太子,改立自己的儿子奚齐。

    当申生来到都城,骊姬对申生说:“君王昨晚梦见你的母亲齐姜,你赶快到曲沃去祭奠她,回来后将祭肉献给君王。

    ”太子于是马上到曲沃祭祀他的母亲齐姜,回来后将祭肉送给献公。

    当时献公出外打猎未回,申生遂把祭肉留在宫中。

    骊姬就派人在祭肉里下了毒药。

    两天后,献公打猎回来,厨师拿出祭肉,献公刚要吃,骊姬在一旁阻拦,于是把肉汤泼在地上,地面立即鼓了起来;再拿肉给狗吃,狗一吃就死了;又拿肉给太监吃,太监也死了。

    于是骊姬哭着说:“太子怎么忍心这样做呢!对于生身父亲都想谋杀取而代之,更何况他人?再说国君已经老了,已是有早晨没晚上的人了,居然就不能等一等,而非要下此毒手!”献公信以为真,勃然大怒,立刻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

    太子听说此事,只身逃往新城。

    当时重耳和夷吾也在都城里,骊姬对献公说他们也知道太子的阴谋,他们听说后马上逃回自己的封地,据城自守。

    有人对太子说:“这分明是骊姬下的药,您为什么不到国君面前说清楚呢?”太子说:“父亲已经老了,没有骊姬就寝食不安,如果我说出真相,事情会闹得更大。

    ”有人劝太子逃奔他国,太子说:“我背着这样的恶名逃亡,有哪个国家会收留我呢?我只有自杀一条路了。”

    12月21日,申生自杀于新城。

    随后晋献公派兵讨伐重耳和夷吾,重耳和夷吾先后逃到别的诸侯国。

    于是献公立奚齐为太子,临终前托孤于荀息。

    献公死后,大夫里克随即发难,杀死骊姬和奚齐,荀息自杀,里克迎接夷吾回国,立为晋君。

    《史记》记载,当初晋献公即将讨伐骊戎时,曾卜了一卦,卦辞说:“祸害源自小人的谗言。

    ”等到攻破骊戎,得到骊姬,献公宠爱她,竟然因此扰乱了晋国。

    扩展资料:

    退避三舍的由来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

    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

    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

    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

    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

    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

    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

    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

    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

    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参考资料

    听信谗言的君主的故事_不信谗言》由(三晋范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23 三晋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4001712号-1